古典推理文庫之保羅·霍爾特系列 導讀(第2/4頁)

截至目前,霍爾特共計創作長篇33部,短篇集1部,絕大部分皆包含不可思議的犯罪謎團。除了法國本土,霍爾特的作品還被譯介到美國、意大利、羅馬尼亞、日本、韓國、中國等地,權威推理雜志EQMM(Ellery Queen Mystery Magazine)每年也會刊載霍爾特的短篇故事。

霍爾特的最新作品《米諾陶之夜》(La Nuit du Minotaure,2008),盡管是長篇奇幻小說,但仍包含一個密室問題。另有《沙羅曼蛇謀殺案》(Les Meurtres de la Salamandre)預計明年出版,此為推斯特博士系列的第18部作品。

系列

霍爾特筆下有兩大名偵探,分別是推斯特博士和歐文·伯恩斯。

推斯特博士全名阿蘭·推斯特(Alan Twist),1882年5月23日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就讀於牛津莫德林(Magdalen College)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推斯特博士身材頎長清瘦,卻食量驚人。他有一對清澈的藍色眼珠,蓄著優雅的紅色短髭。和菲爾博士一樣,他的金邊眼鏡上系著細長的黑色絲帶。給人的總體感覺是沉著冷靜,具大智慧的犯罪學專家形象。

推斯特博士接手的第一個案件既非《紅胡子的詛咒》也非《第四扇門》,而是《塞壬之歌》(Le Cri de la sirène,1998),時年40歲的博士在辦案過程中結識了自己的“華生”:蘇格蘭場的亞契博得·赫斯特探長(Inspector Archibald Hurst)。這位倒黴的探長總是抓著腦袋說:“為什麽老是叫我遇上這種案件!簡直不可思議!我是不是被詛咒了啊!”值得一提的是,向來心如止水的推斯特博士在本案中不慎墜入情網。

歐文·伯恩斯則更像是一個小說中的人物,他的原型是英國天才作家、詩人、戲劇家——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與王爾德一樣,伯恩斯是一個極端的唯美主義者,迷戀充滿一切藝術感的事物。王爾德有過一句名言:“一個人要麽成為一件藝術品,要麽戴一件藝術品。”而伯恩斯則說:“我只對不尋常的、超出常人理解範圍的案件感興趣。換句話說,就是那種最高深莫測的最具有藝術感的犯罪。”著裝打扮方面,伯恩斯也是自由大膽,特立獨行,喜歡鮮艷的色彩和前沿的款式,從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不過這一切都不妨礙伯恩斯成為蘇格蘭場的好幫手,每當有疑難案件發生,韋德堪探長(Inspector Wedekind)就會打電話求助我們這位傲氣滿滿的藝術鑒賞家。伯恩斯系列的故事記述者名叫阿西裏斯·斯托克(Achilles Stock),他是伯恩斯的一位朋友。

歐文·伯恩斯算是霍爾特較晚開始創作的一個系列,案件背景設定為20世紀初的倫敦,截至目前共計出版5本。

《混亂之王》(Le Roi du Désordre,1994):歐文·伯恩斯登場之作,挑戰“雪地密室”的傑出作品。故事發生在維多利亞時代末期的倫敦鄉下,每個聖誕節,曼斯菲爾德家族的成員就會有一人被“混亂之王”殺死。而死者周圍的潔白雪地上,完全沒有留下任何腳印……(吉林出版集團北京分公司2008年12月出版)

《犯罪七大奇跡》(Les 7 Merveilles du Crime,1997):瘋狂的罪犯模仿古代世界七大建築奇跡,逐一上演了驚世駭俗的罪行:暴風雨中無人接近的燈塔上,出現了被燒死的屍體;暖棚裏的上校由於脫水而亡,但他觸手可及之處卻有一瓶清水;爵士被射殺,但箭矢唯一的可能是從天空射下的……這本書完全展現了霍爾特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濃郁的浪漫主義文風。(吉林出版集團北京分公司2008年12月出版)

《赫拉克勒斯十二宗疑案》(Les 12 Crimes d’Hercule,2001) :1017年的倫敦,出現了一個獅子皮膚的連續殺人魔,他按照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行為方式進行犯罪。時隔百年後,倫敦出現一個名為赫拉克勒斯的男子,在肯特莊園悼念失蹤的妻子。他與殺人魔有沒有聯系?死去的女孩又為何改名換姓出現在家中?家族長老封禁的“中國房間”裏藏著什麽秘密?本書謎團數量超過任何一本霍爾特的其他作品。(吉林出版集團北京分公司2009年出版)

《幻影小巷》(La Ruelle Fant me,2005):卡拉肯街是一條險惡的小巷,傳說有很多人在去過此處以後就神秘失蹤了,拉夫·提埃尼就是其中之一。這條巷子裏究竟潛伏著怎樣的魔物,幾個世紀以來不斷地吞噬著生命?歐文·伯恩斯將面臨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