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推理文庫之保羅·霍爾特系列 導讀

吳非/文

兩年前,保羅·霍爾特(Paul Halter)對於國內讀者來說還是一個較為陌生的名字;兩年後,借著古典推理的出版浪潮以及密室之王約翰·狄克森·卡爾(John Dickson Carr)的作品被引介到國內,這位默默耕耘的農夫也終於在中國收獲果實。

霍爾特與中文讀者的緣分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國內出版了他的一部早期作品《血色迷霧》(Le Brouillard Rouge,1988)。進入新世紀,先是在今年4月,台灣出版了霍爾特的處女作《第四扇門》(La Quatrième Porte,1987);歲末之際,歐文·伯恩斯(Owen Burns)系列作品由吉林出版集團出版;明年,霍爾特筆下另一位名偵探推斯特博士(Dr. Twist)也將有機會與讀者諸君見面。

霍爾特熱愛旅行,但並未來過中國,他說“這是一個古老而遙遠的夢”,現在他筆下的人物先一步替他完成了這個夢想,真可謂推理無疆啊!

生平

1956年6月6日清晨,保羅·霍爾特出生在法國東北部阿爾薩斯(Alsacien)地區的阿格諾(Haguenau),歷史上這裏是法德戰爭的慘烈戰場。

霍爾特對於謎題的熱情能夠追溯到他的童年時代,各種鮮活的記憶至今都鐫刻在他的腦海裏。父母與祖父母在霍爾特小時候給他講過許多童話故事,關於惡龍,關於巫師,還有藍胡子、白雪公主和睡美人——那些故事都讓年幼的霍爾特戰栗不已。

霍爾特說,自己永遠也無法忘記藍胡子的故事當中,他交給新婚妻子的那把染有血跡的鑰匙,同時又明確地禁止她去打開那個神秘的壁櫥。血跡和神秘的東西,這兩樣東西已經足夠來定義推理小說了。

在很小的時候,霍爾特閱讀了漫畫版的《黃色房間的秘密》(Le Mystère de la Chambre Jaune,1908),這是法國作家加斯通·勒胡(Gaston Leroux)的推理小說,在不可能犯罪推理小說類型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讀完這本書之後,霍爾特初次感受到密室犯罪的魅力所帶來的震撼。不過事實上,最刺激霍爾特想象力的應該要算他的母親和姐姐之間關於阿加莎·克裏斯蒂小說的議論。因為當時霍爾特只有七八歲,所以還沒有權利閱讀那些小說。他的姐姐常常會問母親一些問題,例如:“媽媽,到底是誰謀殺了書房裏的上校?”“兇手是如何離開一個從裏面鎖住的房間?”每逢此時,霍爾特便心滿意足地在一旁傾聽。直到12歲那年,霍爾特終於獲得閱讀那些神秘故事的許可。久旱逢甘霖,霍爾特在14歲到17歲之間,讀完了阿加莎·克裏斯蒂的全部作品,並在幼小的心裏埋下了成為一個作家的夢想。

盡管有一腔熱血,不過霍爾特當時認為靠寫作尚不足以謀生,於是便選修了技術類的專業課程,打算朝電氣工程師的職業方向發展。畢業後,霍爾特懷著見識世界的夢想,加入了法國海軍,結果發現出國的機會少得可憐。失望之余,他便離開部隊,一度賣起了人壽保險。同時,為了增加收入,他還擔綱當地一個伴舞樂團的吉他手。之後不久,霍爾特在國有電信公司找了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同時繼續兼職吉他手。

白天搞研發,晚上彈吉他,周末“阿加莎”,本來日子也許就這麽平平淡淡地流逝,不過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霍爾特讀到了約翰·狄克森·卡爾(John Dickson Carr)的作品。

約翰·狄克森·卡爾,美國人,公認的密室之王,傾其一生創作出質優量多的密室詭計,將此類型的推理小說寫到了極致。霍爾特接觸的第一本卡爾作品是《耳語之人》(He Who Whispers,1946),盡管這並非卡爾最傑出的密室殺人代表作,但其中精彩絕倫的心理詭計以及恐怖懸疑氣氛的渲染,讓霍爾特就此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原來推理小說也可以這麽寫!

從那之後,霍爾特就四處搜羅,讀完了所有法文版的卡爾作品,並於1985年開始動手創作自己的第一本長篇小說《紅胡子的詛咒》(La Malédiction de Barberousse),沒想到竟獲得了次年的阿爾薩斯及洛林地區的作家協會獎。霍爾特本打算使用卡爾筆下著名的菲爾博士作為書裏的偵探,不過因為無法取得使用權而作罷。本書最初由霍爾特自費印刷約50本,直到1995年,在海外友人的鼓勵之下,霍爾特才決定交由面具出版社(Le Masque)正式出版發行。霍爾特的第二本書《第四扇門》摘取了1987年的科尼亞克偵探小說大獎(Prix du Roman Policier, Festival de Cognac),這令他在推理文壇更上層樓。1988年,他更是勇奪歐洲驚險小說大獎(Grand Prix du Roman Adventures),獲獎作品是《血色迷霧》(Le Brouillard Rouge,1988),故事講述了一名偽裝成記者的年輕人回鄉調查一樁不可思議的案件,進而牽扯出一連串離奇恐怖的不可能犯罪,包括眾人監視下的密室殺人以及數個不可能消失的謎團。本書將與歐文·伯恩斯系列同時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