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京極堂 3 腦、心與意識(第3/3頁)

“最後的比喻我無法認同,不過你的意思我大致了解了。最近,我在認識的教授家裏,也聽到爭辯,有人認為意識是腦和神經的機能啦,有人主張是屬於心靈的領域,以假設來說,我確實聽懂你說的了。”

等我察覺時,手裏一口都沒抽的香煙,已在煙灰缸上變成灰了。我又拿出一根煙點上火。

“呵,說假設的確算是假設啦。”

我說道。京極堂像被我感染似的,也點了一根煙,今天他的心情可能很好吧,挺安份的。

我也不想反駁了:“依你的假設,如何解釋潛意識?”

京極堂在我尚未說完全部的反駁之前,想都不想地就回答了:

“腦由皮層組成,皮有好幾層,形成橢圓形饅頭狀。愈往下則形成的時間愈久,尤其是包餡的地方時間最悠久,這是動物的腦。腦主要控制著本能,本能這玩意兒經常被認為先天就具備,但是也把它當作是在胎兒時期從雙親那裏掠奪來的資訊,是學習來的記憶這種說法,比較合理。即使是胎兒,也有腦,也會做夢。用某種方法從雙親那兒獲得最低限度的生存所必需的知識,呵,可以說動物就以這種最低限度的腦度過一生。但是,即使是這種腦,在一手接收外來資訊加以整理方面也是一樣的,這種腦的作用很神氣地和人類是一樣的呢。由於動物的腦的交易對象是心的關系吧,所以,也擁有自我呢。這和人類沒什麽不同,但是,決定性的不同是動物不會言語。因此,動物的腦和自我交流的場所,即意識,就不如人類來得清晰,也沒有對過去、未來這種時間的認識。對它們來說,只有現在。非常地混亂。但是,這對於生存倒不至於造成障礙。在人類中,也有腦像餡子似的還包著的呢。”

“原來如此。那個古老的腦和心的交易場所就是潛意識,雖然無法明了地認識事物,但還是存在著的。”

“所以,動物是幸福的。”

京極堂緩慢地望著走廊的方向。他家養的貓,正躺在射進強烈的西照陽光的走廊上打盹兒。

“那只貓最近老這麽睡著,你大概以為那是日本貓吧,其實不是,是在中國的金華山捉到的大陸貓呢。以前就聽說金華的貓會變作妖怪,好不容易弄到手了,沒想到竟然成天那麽睡著,真是沒趣。”

這個男人對與主題無關的事情總是如此隨口說說。剛才的話題大體上可疑之處很多,所以我並不知道有關貓的事情,到底有幾分是真的,但即使知道是吹噓,我也經常附和著:

“你如果想要會變成妖怪的貓,那應該要鍋島(譯注:九州地方西北部佐賀的鍋島家,曾發生動亂。戲曲說書以怪貓譚影射這個事件,撰寫成著名的《佐賀怪貓譚》)的貓才對。”

京極堂附和地說道一點兒也沒錯後,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