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阿爾漢格爾斯克的玫瑰(第3/3頁)

當然,蘇軍狙擊手大多數還是男性,許多人表現突出,例如瓦西裏·克瓦恰提拉澤(1907—1950)。在1944年一次戰鬥中,他所在小分隊一度被敵人包圍,他連續擊斃多名敵軍(不同資料給出的數字少則44名,多的60名),敵軍幾乎是露頭必斃,起了很大震懾作用,使小分隊得以順利突圍。克瓦恰提拉澤原來是格魯吉亞一名普通農民,衛國戰爭開始後加入紅軍,並沒有受過狙擊手訓練,起初擔負前方觀察任務,但不久就被發現憑著普通步槍他的射擊也很精準,遂轉為狙擊手。他共斃敵534名,大部分是敵軍軍官,先後獲授列寧勛章、紅旗勛章、紅星勛章,1945年獲授蘇聯英雄。

不過,更為人熟悉的恐怕還是斯大林格勒戰役表現不凡的瓦希裏·查伊采夫(1915—1991),當時蘇聯作家、戰地記者瓦西裏·格羅斯曼就采訪過他,並且在他的小說《生活與命運》裏有所反映。近來許多人知道他,則與2001年英語電影《兵臨城下》有關。電影是根據美國作家威廉·克雷格(William Craig,1929—1997)1974年小說《兵臨城下:斯大林格勒戰役》拍攝的,講了查伊采夫與德軍狙擊手埃爾文·柯尼希少校(Erwin König)“決鬥”的故事。著名影評人、第一個以影評獲普利策獎(1975年)的羅傑·埃伯特(Roger Joseph Ebert,1942—2013),便說它講的是關於“兩個人被置於一種不得不用他們的智慧與技能去殺死對方的地位”。然而,這也就抹去了那場戰爭侵略與反侵略、正義與非正義的區別。在德國影片受到批評,認為它把復雜的歷史簡單化了,並且美化了戰爭,為此導演、法國人讓-雅克·阿諾(Annaud,Jean-Jacques,1943-)宣布將不再參加柏林電影節活動。在俄羅斯影片更引起參加過那場戰爭老兵們的抗議,曾要求杜馬(俄羅斯議會下院)禁止該片在俄羅斯上映,不過未被接受。只有在中國,不少人覺得它“好看”。這並不奇怪,因為沒見到影評,剩下的只有服務於票房價值的宣傳。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都寫到查伊采夫,但美國作家克雷格寫那本小說和格羅斯曼並無關系,他花了5年時間在蘇聯、德國等地搜集資料,研究了大量档案,采訪了數百名那次戰役的幸存者,但沒能看到格羅斯曼的《生活與命運》。因為那小說雖然早在1959年就寫出來了,但在蘇聯長期被禁止出版。後來由友人“走私”出境,1980年在瑞士出版。戈爾巴喬夫執政以後,1988年才在蘇聯出版,已經是格羅斯曼死後24年。小說對許多重大問題都有深刻的思考,有人認為那是20世紀蘇聯最有價值的一部小說,甚至可以和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相媲美。《生活與命運》的基調是樂觀的;盡管有戰爭,有種族滅絕的大屠殺,有人們不可想象的苦難,有堪稱徹底的破壞,生活仍將繼續。

查伊采夫在烏拉爾山區出生、長大,衛國戰爭開始後參軍,在海軍岸勤部隊服役。得知斯大林格勒戰役慘烈之後要求轉到陸軍,來到斯大林格勒。他沒有受過專門的狙擊訓練,一次偶然機會上級發現他射擊精準,才改做狙擊手。1942年11月10日之前他便斃敵32名,11月10日至12月17日又射殺225名,其中11名德軍狙擊手。他還受命訓練新狙擊手,他的“徒弟”擊斃敵人超過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