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從德軍“堡壘行動”到蘇軍“巴格拉季昂行動”(第5/9頁)

大量使用對地攻擊機、亦即俯沖轟炸機是二戰、尤其是蘇聯戰場一大特點。原來,炸彈落下軌跡要受投彈高度、飛機飛行速度以及風速、風向的影響,“平飛轟炸”很難準確命中目標,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俯沖轟炸技術。其“發明權”屬於英國空軍,但把它發展到極致,應用最廣泛、最成功的卻是納粹德國,這與前面提到曾經負責德國軍用飛機生產的恩斯特·烏德特有關。西班牙內戰期間使用的型號Ju 87 Α配備三挺7.92毫米機槍,最多能攜帶250公斤炸彈。後來對法國、英國作戰使用的Ju 87 B,機槍配置不變,但增加了攜彈量。在蘇聯戰場大量使用的Ju 87 D型是生產最多的型號(從1942年春到1944年生產了約3,300架),兩挺7.92毫米機槍換成兩門20毫米機關炮,機身下攜帶1枚500公斤或1,000公斤炸彈,兩翼各攜帶4枚50或70公斤炸彈。為了對付T-34等德軍坦克難以對付的蘇軍坦克,1943年又改進出“斯圖卡”最後一個型號Ju 87 G,以兩挺37毫米機關炮作為攻擊武器,不帶炸彈,因而得到“炮鳥”(Kammenvogel)和“坦克碾手”(Panzerknacker)的諢名。

衛國戰爭初期蘇聯使用的對地攻擊機是佩特利亞科夫佩-2型,昵稱“佩什卡”。那是一種雙引擎三座(飛行員、機槍手、投彈手)俯沖轟炸機,配備4挺7.62毫米機關槍,攜彈1,600公斤。讓人驚訝的是它有很好的自衛能力,多有擊落向它發起攻擊的德軍戰鬥機的記錄。蘇聯另一種更好的攻擊機是伊柳申伊爾-2型,昵稱“伊柳莎”,德軍則給它起了“屠夫”、“黑死神”等諢名,這是因為它攻擊力強大,自衛能力也不弱,除完成對地攻擊任務外,還不乏空戰中擊落德軍戰鬥機的記錄。除2挺7.62毫米機關槍、2門23毫米機關炮外,後艙還裝備1門12.7毫米可操控重機關槍,攜帶炸彈600公斤,或8枚82毫米火箭彈,或4枚132毫米火箭彈,某些型號更裝備1門40毫米鎢彈頭反坦克炮。機身不是用鋁材、而是用鋼材和木材制成,並且對駕駛艙、引擎、油箱等要害部位用裝甲保護,裝甲重量占到飛機總重的15%,所以一些人稱它“飛行坦克”。它非常結實,曾經有帶600個彈痕仍然安全返航的記錄。

遺憾的是,伊爾-2雖然早在1940年就研制出來了,但在納粹德國入侵前只生產了249架。後因工廠搬遷,兩個月後才開始生產,產量上不去,影響到前線的使用。為此斯大林專門給生產負責人打電報提出嚴厲批評。

你們辜負了國家和紅軍的希望,至今沒有生產出Ил-2來。紅軍現在需要它,就像需要空氣呼吸,需要面包吃。……我要求你們生產出更多的Ил-2。這是我的最後警告。

在斯大林親自督促下,有關人員想盡辦法,伊爾-2的生產不久便進入“快車道”。1942年古比雪夫的兩家工廠共生產出6,933架,莫斯科的一家工廠生產出1,053架,就連德軍包圍中的列寧格勒也生產了243架,總數達到8,229架。1943年夏庫爾斯克戰役蘇聯空軍大量使用伊爾-2,就因為有這樣雄厚的軍工生產作後盾。該役伊爾-2大顯威風,7月7日,20分鐘時間裏就有德國第9坦克師70輛坦克被它擊毀在伊爾-2飛行員中,“二戰”期間湧現出129名蘇聯英雄,而且其中26人兩次獲該殊榮,還有3人多年以後因當年的戰功獲授“俄羅斯聯邦英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還有女飛行員,例如,1944年獲授蘇聯英雄稱號的安娜·葉戈諾娃(1916—2009),1993年10月1日獲授俄羅斯聯邦英雄稱號的莉迪亞·舒萊金娜(1915—1995)。

7月5日德軍發動進攻,庫爾斯克戰役拉開序幕,12日北翼蘇軍就開始反攻,接著南翼蘇軍也發動反攻,攻防轉換之快是歷次重大戰役所沒有的。17日希特勒下令德軍撤退,更不尋常,此前都是前線指揮官為避免傷亡過重下令撤退,遭到他嚴厲斥責,不少人且因此被撤換。對於元首這個命令曼施坦因曾提出抗議,認為只要再堅持一下就有希望取得勝利,後來頗有一些人為他鳴不平,其實在這一點上正確的恰恰不是他而是希特勒。如果再堅持下去,那將不是取得勝利而是損失更大。

其實,曼施坦因提出並制訂“堡壘行動”計劃本身就是一個重大錯誤,就連稍具普通軍事常識的人,只要還能正常思維,都能看出他的計劃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對他的建議和計劃一再表示反對的古德裏安、莫德爾都知道這時的蘇軍已經不是戰爭開始時的蘇軍,德軍也已經不是那時的德軍,他也不可能不知道。“知己知彼”而仍然犯這樣的錯誤,說明這時他已經和他的“元首”一樣,持有的是一種賭徒心態。他還在做1939年突然襲擊波蘭、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的美夢,企圖重演“閃電戰”的奇跡,而那顯然是不可能做到的。當年在兵員素質、軍事指揮水平、武器裝備等所有方面都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仍然不敢掉以輕心,仍然要以多勝少,在數量上明顯超過對手,現在這些優勢都已經很微弱甚至不復存在,反而想以少勝多,豈非癡人說夢?按照格蘭茨的資料,此役坦克數量蘇軍是德軍的2.3倍,兵力蘇軍是德軍的2.7倍;按照弗裏舍的資料,坦克數量蘇軍是德軍的3倍,兵力蘇軍是德軍的3.2倍,火炮蘇軍是德軍的5倍。西方許多人對曼施坦因推崇備至,說他不僅是德國最偉大的將軍之一,也是世界最偉大的將軍之一。對不對?從庫爾斯克戰役當可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