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莫斯科戰役:經受住了考驗

1941年10月2日,博克指揮的德國中央集群發動對莫斯科的進攻,代號“台風行動”。希特勒興奮地說:“經過三個月準備,我們終於可以在冬季到來之前粉碎我們的敵人。一切都已準備就緒,今天開始年內最後一場戰鬥。”

蘇聯方面保衛莫斯科的有三個方面軍:重新組建的西方方面軍,由伊凡·科涅夫中將(1897—1973)指揮,戰役進行期間的11月11日晉升為上將;預備方面軍,當時由布瓊尼元帥指揮;布良斯克方面軍,由9月11日剛剛晉升上將的安德烈·葉廖緬科指揮。10月2日戰役打響,6日預備方面軍就在維亞濟馬遭受重創,斯大林緊急召回朱可夫,8日讓他取代布瓊尼重新擔任預備方面軍司令員。10日又決定撤銷預備方面軍,部隊並入西方方面軍,任命朱可夫為司令員,科涅夫為副司令員。

希特勒沒有想到的是,進攻開始僅5天,10月7日,那年冬天的第一場雪就不期而至。由於氣溫還不太低,落雪隨即消融,地面變得泥濘不堪。俄語專門有一個詞“распутица”來描述它,指每年初冬和春末兩次的特殊季節,也許可翻譯為“泥季”。盡管這使坦克行動十分不便,運輸補給也非常困難,希特勒仍堅持進攻,13日所有戰場上的戰鬥都進行得極其激烈。15日蘇聯不得不做最壞打算,把黨、政府和軍隊幾乎所有機構,還有各國駐蘇使館通通撤往古比雪夫(即Самара,薩馬拉)。就連蘇軍總參謀部,大部分人員也在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率領下遷往那裏,只留下由副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帶領的不到10個人,在莫斯科處理最緊急的事務。

1941年初冬“泥季”,在蘇聯戰場艱難行進的德軍

1942年春末,陷在泥潭裏的德軍馬拉炮車

盡管德軍兵臨城下,斯大林卻沒有離開莫斯科。11月7日,一如既往在紅場上舉行了紀念十月革命的盛大閱兵式,和以往不同的是受閱部隊從那裏直接開赴戰場,投入戰鬥。斯大林在列寧墓上發表了著名的激勵人心的演講。全文不長:

紅軍陸海軍戰士們,指揮員和政治工作人員們,男女工人們,集體農莊男女莊員們,智力勞動者們,在敵人後方、暫時陷在強盜壓迫下的兄弟姐妹們!我們那些破壞德寇後方的光榮的男女遊擊隊員們!

我代表蘇維埃政府和布爾什維克黨向你們致敬,並慶祝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二十四周年。

同志們!今天我們在嚴峻形勢下慶祝十月革命二十四周年。德寇背信棄義的進攻,它逼迫我們進行的戰爭,造成了威脅我國生死存亡的危險。我們暫時失去了一些地區,敵人已經進犯到列寧格勒和莫斯科門前。他們原指望在第一次打擊之後我們國家即屈膝投降,可是,敵人大大失算了。我們的陸軍和海軍雖然遭到暫時的失利,但還是在所有戰線上英勇抗擊著敵人,給敵人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而且,我們的國家,我們全國組成了統一的戰鬥陣營,我們的陸海軍正一起粉碎德國侵略者。

我們曾經有過比現在的處境更加危急的時刻。試回想1918年,我們慶祝十月革命一周年時的情形吧。當時我們四分之三的領土都落入外國武裝幹涉者手中。我們暫時失去了烏克蘭、高加索、中亞細亞、烏拉爾、西伯利亞和遠東等地區。我們沒有同盟者,沒有紅軍——我們才開始創建紅軍。糧食不足,武器不夠,被服缺少。當時有十四個國家圍攻我國。可是我們沒有灰心,沒有喪氣。

我們在戰爭的烈火中組織了紅軍,並把整個國家變成一個軍營。當時,偉大的列寧精神鼓舞我們去戰鬥,去反抗武裝幹涉者。結果怎樣呢?我們擊潰了武裝幹涉者,收回了所有失地,取得了勝利。

我們現在的狀況要比二十三年前好很多。比之二十三年前,無論就工業、糧食還是原料來說,都要富足許多倍。現在我們有同盟國,結成了反對德國侵略者的統一戰線。我們有陷入希特勒暴政壓迫下的歐洲各國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有精良的陸海軍挺身保衛祖國的自由和獨立。無論在糧食、武器或被服方面,我們都不感嚴重匱乏。我們全國,我國各族人民都一致支援我們的陸海軍,幫助他們粉碎德國法西斯侵略匪軍。我們的人員後備是無窮無盡的。現在偉大列寧的精神和他勝利的旗幟,也如二十三年前那樣鼓舞我們進行衛國戰爭。

我們能夠並且一定會戰勝德國侵略者,這難道還有什麽疑問嗎?

敵人並不像某些驚慌失措的知識分子所形容的那樣厲害。魔鬼並不像人們所描述的那樣可怕。誰能否認,我們的紅軍曾經屢次把名噪一時的德軍打得倉皇逃竄?如果不妄信德國宣傳家的誇張聲明,而按照真實狀況來判斷,那就不難了解德國法西斯侵略者是處在大崩潰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