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西線無戰事”:歐洲第二戰場始末(第2/14頁)

第一,皇家空軍將加強對德國西部和法國北部的轟炸;

第二,派遣部分皇家海軍艦隊到摩爾曼斯克和佩特薩莫(摩爾曼斯克州最西北的一個區)地區參加對德海上作戰;

第三,英軍將在法國北部沿岸地區進行“大規模襲擊”,哪怕只暫時占領勒阿弗爾、瑟堡等重要戰略據點也是好的。

這是首次提到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那不是蘇聯,而是英國主動提出來的。

隨後,克裏普斯返回莫斯科,6月29日會見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告訴他英國政府已經決定給蘇聯一切可能的援助,並且說到英國打算在法國實施登陸的事。和克裏普斯一起到莫斯科的軍事代表團也向蘇聯保證,英國將以一切可能的辦法援助蘇聯,他們此行的任務就是了解蘇聯戰場的詳細情況。

然而,從1941年6月27日提出到1944年6月6日“兌現”,過去了幾乎整整三年時間,歐洲“第二戰場”遲遲沒有開辟。

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行動”第一天,被炸毀在機場上的蘇眹空軍飛機

最初幾天的戰事似乎證明英國人以及整個外界對紅軍抵抗能力的判斷是正確的,他們很快就會被打敗,淪為第二個波蘭或者第二個法國。斯大林不大可能步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Włady sław Eugeniusz Sikorski,1881—1943)後塵到第三國組織流亡政府,因為很難有哪個國家願意接納他,而他會不會像亨利·貝當(Henri Philippe Pétain,1856—1951)那樣投降,出現維希政權的“俄羅斯版”。俄羅斯豐富的礦產資源、糧食、木材(那時制造飛機還需大量使用木材),還有與西歐相比廉價得多的勞動力,都將為納粹所用,後果將比法國投降更為嚴重。

行動第一天,德國空軍報告說擊毀蘇聯空軍飛機1,489架,德軍只損失35架。蘇聯空軍顯然毫無準備,絕大多數飛機是在機場上被炸毀的。但戈林對這個數字仍不滿意,下令復查。出動偵察機對蘇聯機場拍照取證,仔細核查飛機殘骸以後,證明那個數字確實是保守了,被炸毀的蘇聯飛機實際上在2,000架以上。戰爭頭三天,德國報告說總共擊毀3,100架蘇聯空軍飛機。然而這個數字也還不對,根據後來蘇聯方面的材料,實際上是3,922架。德國完全掌握了制空權。

地面部隊的進展同樣順利。德軍北集群赫普納指揮的第4坦克集團軍第一天就越過尼曼河前進了80公裏。第一周結束時,德軍面對的蘇軍裝甲部隊已大部被殲,德軍隨即跨過道加瓦河(拉脫維亞語Daugava,俄語稱Западная Двинá,西德維納河),到達列寧格勒攻擊距離之內。只是由於步兵跟不上,希特勒才命令裝甲部隊暫時停止前進。不過這也給了蘇聯紅軍喘息的機會,使他們得以重新集結,部署力量。

德軍中央集群兩個坦克集團軍分別突破蘇軍戰線,到27日,5天時間便推進了320公裏,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會師,把蘇軍西方方面軍大部分兵力包圍在明斯克與比亞韋斯托克(Białystok,波蘭東北部最大城市)之間。到6月29日,蘇軍損失超過40萬人,其中戰死約5萬人,被俘29萬人,受傷7萬余人。西方方面軍司令員德米特裏·巴甫洛夫大將(1897—1941)隨即被解除職務並被逮捕,7月22日被處決。和他同樣命運的還有西方方面軍絕大多數高級軍官,包括參謀長和通信兵、炮兵、航空兵等部門的負責人,以及第4集團軍司令員和第14機械化軍軍長。他們的家屬則根據內務人民委員部第486號命令被判為叛國者,驅逐出境。這些人直到1956年才獲得平反。

德軍南集群同樣讓蘇軍遭受重大損失,完全處於被動。7月10日,紅軍老元帥謝苗·布瓊尼(1883-1973)被任命為西南方向總指揮,統一指揮米哈伊爾·基爾波諾斯(1892—1941)領導的西南方面軍和伊凡·圖列涅夫(1892—1978)領導的南方方面軍,總兵力達150萬人。這時的布瓊尼58歲,年紀還不算老,但他的軍事思想已經“老”了。盡管烏克蘭是他內戰期間縱橫馳騁的舊地,十分熟悉,有“地利”之便,但面對德軍坦克和飛機,騎兵卻已經威風不再。兩個月後(9月13日)斯大林不得不免去他的職務。

圖列涅夫是“二戰”開始以後(1940年6月)蘇聯紅軍第一批獲授大將軍銜的三個人之一,另外兩人是格奧爾基·朱可夫和基裏爾·梅列茨科夫。他指揮的南方方面軍是在6月25日才由原來莫斯科軍區和敖德薩軍區的一些部隊組建起來的,8月29日圖列涅夫身負重傷,不得不由德米特裏,利亞貝舍夫中將(1894—1985)接替。9月20日基爾波諾斯率部突圍時被流彈擊中身亡,成為“二戰”蘇軍第一個陣亡的上將。同日陣亡的還有他的軍事委員米哈伊爾,布爾米斯堅科(1902—1941)、參謀長瓦西裏·圖皮科夫(1901—1941)和其他多名高級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