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對戰爭目標的進一步探討:擊敗敵人(第3/4頁)

如果這種看法是對的,那麽,我們下面這種說法也是對的:只要擁有足夠的力量攻占某個地區,進攻方就該一鼓作氣地完成這種占領行動,而不是有什麽中間站。當然,這裏所說的中間站,並非指集中兵力和采取各種措施所需的短暫的平靜時間。

從上面的論述中,我們可以得出進攻戰的重要特點:速戰速決。我們認為,這種觀點已從根本上徹底打破那種反對不停頓地占領的說法,也就是打破了那種非常緩慢的,所謂的有步驟地占領更加有把握和更加謹慎的看法。但是,那些贊同我們觀點的人,也會認為我們的觀點很奇怪,與最初的提法相互矛盾,並且我們的觀點與根深蒂固的陳舊觀點是對立的。所以,我們要對那些與我們觀點相對立的沒有依據的看法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般而言,較近的目標往往比較遠的目標容易達到。不過,倘若較近的目標跟我們的意圖不相符合,那麽我們也不能認為:停一停,有一個停歇點就可以較為容易地走完下一半路程。

一次小的跳躍肯定比一次大的跳躍要容易得多,但是,任何想跳過一條寬溝的人絕對不會先跳一半而陷進溝裏。

如果我們對什麽是有步驟的進攻戰進行深入的研究,那麽我們就會發現,這個概念往往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內容:

(1)奪取所遭遇到的進攻中的敵人的要塞;

(2)儲備必要的儲備品;

(3)在倉庫、橋梁、陣地等重要地點構築堅固工事;

(4)軍隊在冬營或教員舍營中休息;

(5)等著來年的補充。

為了達到上述這些目的,人們將整個進攻分割成若幹階段,在運動中確定若幹停歇點。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取得新的基地和新的力量,就像自己的國家緊隨自己軍隊後邊一樣,就像軍隊在每次新的進攻之後都能夠獲得新的力量一樣。

這些或許會讓進攻更容易進行,但是它們無法保證取得進攻戰的成果,而且這種做法不過是統帥用來掩飾矛盾心情或者政府用來掩飾自己卻違反堅決進攻精神的借口。

我們想按相反的順序來一一批駁。

(1)對雙方來說,等待新的補充是不必要的,甚至可以說,敵人期待補充的心情更加迫切。此外,一個國家在一年之內所能征召的軍隊和在兩年內所能征召的軍隊比較起來,數量上相差無幾,這是由事物的性質決定的。因為,一個國家在第二年內所征召的力量,跟總數比較起來是微不足道的。

(2)在我們休息時,敵人在同一時間內也得到了休息。

(3)在城市內及陣地上構築堅固工事並不是軍隊的事情,因此不能成為軍隊停頓不前的理由。

(4)據軍隊目前所采取的給養方法來看,倉庫對於駐紮狀態的軍隊比前進中的軍隊更為重要。在前進順利時,進攻方往往會將敵軍的儲備品據為己有,部隊到了貧瘠之地,這些儲備品便可以解決給養問題。

(5)不能將奪取敵人的要塞當成進攻的停頓,相反,應當成為更猛烈的進攻。所以,攻占要塞所造成的表面的停頓,事實上跟我們在這裏所談的情況並不是同一件事,這種停頓並不是進攻力量的停止和緩和。但是,對於某個要塞,是要進行真正的圍攻,還是說進行純粹的包圍或者純粹的監視,這要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而定。

在這裏,我們認為,想要回答上述這個問題必須先確定,在進行純粹的包圍的同時,繼續前進是否會遭到極大的危險。如果不會遭到很大的危險,並且進攻方還有力量繼續發動進攻,那麽應該在進攻行動的最後才進行正式圍攻。所以,不應沉迷於立即保住已獲得的東西而忽視更加重要的東西。從表面上看,在繼續前進時,已經取得的東西又會有立刻丟失的危險。

根據上面的闡述,我們認為,在進攻戰中任何劃分階段、設立停歇點與中間站的做法都是不合理的。在進攻戰中出現的這些東西,應當被當成禍害,它們非但不能讓獲得戰果更加有把握,反而會讓獲得戰果更無把握。如果不想違背普遍真理,那麽我們就要承認,從中間站出發(這在我們力量弱時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往往是無法向目標做第二次前進的。如果說前進是可能的,那麽中間站就是沒有必要的。如果我們的力量從一開始便無法達到預定的目標,那它終究無法達到目標。

所謂的普遍真理就是這樣。我們之所以提它,是因為我們想拿它來證明時間本身好像對進攻方有利的思想是錯誤的。不過,政治關系有可能逐年發生變化。也因為這種原因,與這種普遍真理相互背離的情況才會經常發生。

上面的論述可能會給大家一種印象,即我們所說的似乎遠離我們的一般的觀點,而在集中精力討論進攻戰。事實並非如此。當然,那些明確將徹底擊垮敵人作為戰爭目標的人,是不會隨隨便便就進行以保持已占有的東西為直接目標的防禦作戰的。只不過,在這裏,我們堅定地認為:如果沒有任何積極因素的防禦,那麽無論在戰略上還是在戰術上都將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