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可信(第2/2頁)

一場大戰在這些當天逃亡的士卒眼中,似乎稀松平常,被圍的那天晚上逃亡的人極多,實際上也根本沒有大規模的戰鬥。

眾人聽了這些,不關心王上去了哪裏,而是關心起“授田、取締公田勞役”之類的話語,驚奇地問道:“可是真的?”

士卒指了指後面跟著的那些墨者道:“真的,他們是這麽說的。說是要把君子的封地都分掉。”

村社的老人疑惑地問道:“那些人不是士?分掉了君子的土地,那些人吃什麽呢?你不是聽錯了,是將封地重封於別人吧?”

一直以來都是如此,中原地區提早了幾十年實行了畝稅制度,但在楚地這種制度只是在江漢的一些變法改革的地方實行。

原本都在用石頭青銅之類的勞作,生產工具擺在這裏,不可能征收實物土地稅,只能選擇剝削勞役地租。

這是個簡單的成本問題,分封建制制度下,落後的生產力水平,沒有足夠的基層官吏,不可能有效地收取實物稅。

還不如直接將土地人口分給大小貴族,采取公田勞作制度。

各個民族都有過原始的村社時代,氏族村社的殘余就是土地公有制,這種殘余配合上分封建制,也很容易形成勞役地租制。

泗上如今已經開始征收貨幣稅而非實物租;中原一些城邑諸侯國也開始征收實物租和布匹稅,而更為偏遠的地區仍然還在實行勞役租。

勞役租的缺點很多,但卻是在楚地邊遠地區生產力水平之下最合適的。

其最大的缺點就是逃亡問題,公事畢乃敢治私,公田勞作、封主的勞役征調這些,都是無償的,而且是優於自己的籍田的,這樣一來能逃亡當然選擇逃亡。

也就是農夫手裏沒有鐵器、沒有火槍,縱然有大片的荒地,可是狼蟲虎豹太多又需要吃鹽,使得逃亡成本太高。

這種情況下,村社眾人聽到免除公田勞作、重分土地、授予籍田的消息後,立刻就興奮起來。

易田這是一直以來的傳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不是農夫的,農夫只有使用權。

而且因為耕種技術的落後,使得土地必須要適當休耕,村社的傳統是每隔幾年重新分一次土地的,只不過不包括君子的藉田而已。

分地之事,眾人不驚訝,那麽剩下的事也就簡單多了。

“你聽說怎麽分了嗎?”

村社的人連聲詢問,那些村社歸來的士卒道:“聽說了。將藉田和籍田統一測量,分出上田下田,一易田三易田等等。”

“將墾田均分之後,再配上一部分荒田,每戶百畝。”

“七年之後,皆可買賣。四年之內,只收墾田之稅,十而稅一。四年之後,收墾田與荒田之稅。”

“男子十七即服役,不分軍役勞役,只服三年。服役三年,終生免役,若令有征調,每日發錢。不役者,收田。”

只說到這,村社的人都已經不太相信了。

稅不高,什一稅,而且四年之內只收現有的開墾土地的稅,相較於以往的各種勞役,那真是天上地下。

而最讓他們不相信的,是十七之後只需要服役三年,不分勞役軍役,這簡直是不可想象。

服役這種事,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眾人早已習慣。可役這種東西,最是嚇人。

今日征戰,要服役;明日修城,要服役……種種這些,再加上那些為封田主人勞作的勞役,使得村社眾人都有些承受不住。

如果真的能夠服役三年之後便可免役,那可真是仁義之政了。

這件事真假還不知,但是封地主人的土地就在那,只需要看看分不分那些土地就可以知曉。

什一稅取締了以前的公田勞役,也不再需要承擔馬匹器械伐木之類的不算在役期之內的勞作,莫說什一稅,真要是能夠如說的那般去做,就是八一稅、五一稅這都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