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隱陽之戰(二)(第2/2頁)

庶俘羋不是很喜歡騎兵配短銃,因為他覺得這樣的話倒像是他之前在高柳經常打交道的那些胡人騎兵。

只不過胡人騎兵用的是弓,而泗上這邊換上了短銃,他覺得效果並不好。

短弓固然射不了多遠,可短銃也是一樣,馬上顛簸,射中很難,而且射來射去很容易讓騎兵們不敢肉搏。

他始終覺得,騎兵就該是包抄、迂回、繞後或者出現缺口的時候瞬間撲上去,利用沖擊和肉搏打開缺口擊潰對方。

再說,他覺得就現在泗上已經有了燧石槍的情況下,騎兵放棄沖擊和肉搏選擇和步卒對射,那不是自尋死路?

然而現實卻又如此的無奈,如果是選擇和泗上的軍陣軍制對抗,騎射戰術肯定是不行的,會被泗上的步兵直接射崩潰。

可若是和魏韓缺乏火槍手的步兵方陣對抗,似乎這種拿著短銃找機會打開缺口的騎兵還是有些用的。

想到這,庶俘羋看了看中軍的那些楚軍士卒,心下搖搖頭,暗道:“以泗上的規矩,從來講的都是步騎炮的配合。騎兵先沖逼對方結陣,結陣後用炮轟或者用步兵射,射散了之後再沖,結陣了再射……可若靠這些楚軍配合,怕是不行。”

除此之外,他還覺得楚人的炮兵實在是太少了。

這些墨家支援的炮兵連隊被聯軍統帥基本都部署在了陣型的前方,而在泗上義師之中,幾乎每個正規的步兵旅都會配屬三門小炮跟隨步兵行動。除非是特殊情況,否則並不隸屬於單獨的炮兵指揮。

之前天下便有言,所謂三軍統帥,指的是左中右三軍,而在泗上則有五軍統帥之說,所謂步、騎、炮、工、舟,各成兵種。

心裏嘟囔過之後,庶俘羋便百無聊賴。

現在戰爭開始的第一個時辰,是無趣而血腥的,雙方都不可能立刻發動進攻,而是先讓銅炮轟擊一陣。

雙方的士卒就在炮聲中忍受著,看著同袍夥伴們的屍體倒地後,在鼓聲的催促下填補陣型的空隙,維持隊形的整齊。

可以說戰鬥的第一個時辰,就是在比拼紀律。

誰的紀律不足承受不住炮擊、誰的耐性不足率先發動沖擊、誰的軍陣率先挪動出現了缺口,誰就會被動。

好在庶俘羋所在的墨楚聯軍右翼面對的敵軍並沒有火炮,這麽遠的距離除了火炮之外也沒有別的武器可以攻擊到。

雙方都有銅炮的方向是中軍,但是顯然墨楚聯軍這邊的炮兵素質更勝一籌,魏韓那邊的火炮本來就少,根本占不到什麽優勢。

日中一刻,持續了一個時辰的炮擊仍在繼續。

雙方的中軍都已經出現了大大小小的缺口,有些被後續的士卒補平,有些仍然空著。

無聊至極的庶俘羋終於等到了一聲盼望許久的鼓聲,這是全軍向前的鼓聲,看來楚國的大司馬已經準備嘗試接近魏韓軍陣了。

事實上楚國大司馬不止是準備全軍向前,而是利用炮擊的優勢做出全線進攻的假象,利用向前推進做掩護,將部署在二線的一部分步卒向右翼移動。

因為楚國新軍的陣型有點像是泗上當年墨越戰爭之後一段時間的陣型,火槍手的數量較多,所以陣線更長一些。

現在長度對等,實際上墨楚聯軍的一部分力量部署在了後面。

楚國大司馬的計劃並沒有改變,利用右翼騎兵多而步兵少的特點——這決定了右翼的行進速度更快,從而很容易前出於中軍,使得墨楚聯軍的陣線向右前方偏斜。

這個特點之下,就可以調動二線的一部分中軍步兵向右翼移動,從而在後面補足右翼的兵力,在右翼形式優勢兵力。

一旦機會來臨,騎兵利用北風和硝煙的掩護開始迂回繞後,右翼就可以發動一次進攻,使得魏韓聯軍的左翼沒有機會調整陣型。

如果迂回的足夠快,在魏韓聯軍發現的時候已經沒有時間做出中軍支援或者調整部署的時間了,唯一能用的也就是魏韓的那點精銳的武騎士去支援他們的左翼。

只要調動了魏韓的武騎士去左翼,楚大司馬唯一擔憂的己方左翼的安全也就得以保證。

右翼的兵力如果步兵也能夠占據優勢,那麽只要能夠獲得一場小小的突破,就可以繼續擴大從而創造出戰機。

魏韓如果防備正面的步兵,就沒有多余的力量防備迂回的騎兵;如果防備迂回的騎兵,那麽正面對抗的步兵就容易被楚軍突破。

魏韓軍陣的移動速度,是最大的缺點,也是楚大司馬想要利用的缺點。

隨著墨楚聯軍這邊鼓聲響動,承受了一個時辰優勢銅炮轟擊的魏韓聯軍也開始做出陣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