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剛愎自用 失察失人(第3/4頁)

其實稍有頭腦的人都知道,這是陳平的反間計,而且這個反間計叫我們今天看起來,是末流之計,是不人流的計策,而就這就能騙得了項羽!

項羽如此輕信,使他失去了重用鐘離眛的良機。

如果讓鐘離眛守成臯,還會失守嗎?

項羽的幸與不幸

上面我們講了項羽剛愎自用的四個“失”。但是,項羽是要打天下的,他也是要用人的,為什麽卻如此剛愎自用呢?他為什麽不能夠把握自信的度,而自信得過了頭?

原因大概有三點:

第一,能征慣戰。項羽自己確實能幹,他的才幹我們概括成四個字:能征慣戰。他自己說過:“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他是非常能打仗的一位軍事家。一個沒有才幹的人,絕對不會剛愎自用;所有剛愎自用的人,都是有才的人,項羽也不例外。

第二,少年得志。按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項羽的一生叫“不落空”,所有的好事都趕上了。二十四歲起兵反秦,項梁是主帥,他就是副統帥;二十七歲,就做諸侯的總盟主,做“西楚霸王”,主持國家大政。二十七歲當國家主席,這叫少年得志。少年得志也給他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他這一生,什麽好事都趕上了,什麽機會他都沒有失去,太順利了。我們經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閱歷跟經歷的豐富是不可或缺的,項羽的人生中磨煉太少了,他太順了。一個人的人生,特別是為官之人,他的人生太順,就會太相信自己了。

第三,內外失聰。項羽這個人是內無自知之明,外無逆耳之言。他個人太順利了,又不善於自省,於是看不到自己的弱點,即使是做了錯事,也不認為是自己錯了。這叫內無自知之明。你看看,對一個說了一句“沐猴而冠”的“說者”,稍微有一點逆耳之言,他就一個字:烹!這樣為人處事,誰敢給他進逆耳之言啊?忠言逆耳,不好聽啊。我們普通的人也都是這樣,聽到不順耳的話總是心裏不舒服,聽到吹吹拍拍的話總是飄飄然。

所以這三個原因:能征慣戰、少年得志、內外失聰,導致了他的過度自信。

劉邦的能與不能

和項羽對比,我們再看看劉邦。在整個楚漢戰爭中間,我們沒有看到劉邦自己出過一個金點子;劉邦的許多重大決策也並不都是張良、陳平這些謀士提出來的。比如新城三老董公建議劉邦為義帝發喪,舉義旗伐楚;轅生提出調動項羽,使項羽的力量分散;鄭忠建議增援彭越,加大對楚國後勤補給線的破壞;韓信提出開辟北方戰場——這些都是極有見地的意見。

轅生和鄭忠的建議前面我們已經講過。董公是誰?史無明載。但是,董公的建議讓劉邦在政治上占了大便宜。

為什麽劉邦能夠聽到新城董公、轅生、鄭忠這些小人物獻的奇策?為什麽項羽很少聽到這些小人物的奇謀?

韓信曾說項羽吝嗇,刻好官印,放在手裏左把右玩,棱角都磨平了,還不願賞給他人(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別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其實,韓信看到的吝嗇只是表面現象,骨子裏是項羽太自負,自負到只認可自己,不認可他人。項羽聽說劉邦想做關中王就勃然大怒,骨子裏也是認為劉邦不行,他那點本事還能做關中王?只有他自己是英雄,只有他自己行。這種自負使項羽很難和他人結為同盟。劉邦善於在關鍵時刻封官許願,大搞統一戰線,拉攏韓信、彭越,為消滅主要對手項羽服務。

天下的諸侯王本來都是項羽封的,本來他們和項羽就有天然的聯系。但是,有幾位諸侯王是項羽的鐵杆盟友?有誰願意在關鍵時刻幫助項羽?過於自負的人,往往都是孤家寡人。

我們再看軍事。軍事方面,有項羽在,有韓信在,劉邦撐破天也只是個二流。

劉邦政治二流,軍事二流,他憑什麽自負?他沒有自負的資本啊!但劉邦有個特點,就是從諫如流,很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他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自己不行。你說劉邦什麽行?打仗他老打不過項羽;出謀劃策,他周圍比他高明的人很多,且不說張良、韓信、蕭何,就是轅生、鄭忠,也比他高明很多。

像劉邦這樣一個人,一不會打仗,二不會治國,三不會出謀,為什麽能夠作為君主,作為一把手統領那麽多人?

三國時期魏國有一個人叫劉劭,寫過一本很有名的書叫《人物志》。劉劭的《人物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講人才的書。劉劭在《人物志》裏,把天下的人才分為兩類,一類叫特殊人才,誰是特殊人才呢?帝王,帝王是特殊人才。第二類是普通人才,就是做臣子的人才。劉劭有一個觀點:他認為所有的臣子,無論是將還是相,或者說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叫做偏才,只有國君才叫做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