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戲水西岸 劍拔弩張(第2/4頁)

第三個人是項伯。

項伯是項羽的堂叔,此時正任項羽的左尹,就是左相,相當於今天的副總理。項伯得知項羽這一重大決定後,立即“私見張良”。

項伯為什麽要冒險夜見張良呢?因為項伯曾在秦朝時受過張良的救命之恩,所以,在項羽即將對劉邦集團動手的前夜,為了答謝張良,挽救張良的性命,他夜見張良,並將項羽第二天一早用武力解決劉邦集團的絕密軍情告訴了張良。項伯此舉,客觀上並不是像曹無傷一樣是為了在項羽勝利之後邀功請賞,而是為了救出張良一人。

因此,對項羽集團來說,項伯只是一個政治糊塗蟲;對劉邦集團來說,曹無傷卻是一個內奸。

第四個人是張良。

項伯完全低估了張良。張良是何許人也?他是劉邦手下的“三傑”之一,也是楚漢戰爭中一等一的謀士。他一眼就看穿了項伯的人性弱點:將個人義氣置於集團利益之上。所以,他緊緊抓住“義”這個字做足了文章。他說:“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意思是說:我是替韓王護送劉邦的,如今劉邦有了危難,我卻逃走了,這恐怕不夠義氣,我不能不告訴他。張良這番話是要讓項伯明白:你來救我是出於“義”,我去救劉邦也是為了“義”。正是這個“義”,迫使項伯不得不同意張良把這一絕密軍情告訴劉邦。

化危機張良獻計

第五個人是劉邦。

劉邦如何應對這一突發事件呢?

劉邦得到這一絕密軍事情報,頓時大驚失色,忙向張良問了兩個怎麽辦(為之奈何)。

劉邦的反應非常值得玩味:

劉邦得知項羽第二天一早要用武力解決兩大集團沖突的決定後,為什麽大驚失色?

劉邦盡管比項羽在政治上老到成熟,但是,此時的劉邦卻犯了一個大錯誤,而且這個錯誤是在自己入關之後就犯下了的,並不是現在才犯的。

劉邦犯下的這個錯誤是什麽?

是過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政治意圖,是在自己集團的軍事實力還沒有強大到足以對抗項羽集團的軍事實力之前,就過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雄心。結果,招致了一場迫在眉睫的毀滅性的軍事打擊。這就叫利令智昏!

那麽,劉邦的“為之奈何”說明了什麽呢?

“為之奈何”是劉邦的口頭禪之一,它說明了劉邦的高明,說明劉邦善於在關鍵時刻聽取謀士的意見,而且對謀士的意見具有極強的鑒別力。

張良如何應對劉邦的詢問呢?

張良當然胸有成竹。但是,他並不願意馬上將對策告訴劉邦,而是一連反問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誰給你出的這個餿主意(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劉邦說:有一個無知的人勸我,把住函谷關,不要讓諸侯入關,整個秦地都可以成為你關中王的領地。所以,我聽了他的意見(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

第二個問題:你估量一下,你的軍事力量是否足以抵擋項羽的軍事力量(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這是一個讓劉邦非常難堪的問題,言外之意是你也不掂量掂量你自己的實力。所以就有了“沛公默然”四字。

劉邦沉默了一陣,說:本來就不如項王(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然後劉邦反問了一個問題:究竟該怎麽處理這件事呢(且為之奈何)?

韓信在蕭何的大力推薦下任大將軍後,曾和劉邦有過一番談話,韓信也是一連問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如今向東用兵,爭奪天下的權力,難道對手不是項王嗎(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

劉邦馬上回答:是這樣。

韓信接著問了第二問:大王自我評估一下,您的勇猛、強桿、仁德、強盛,與項羽相比,怎麽樣(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

劉邦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說:不如項王啊(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韓信和張良提出的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就是劉、項兩家在楚漢戰爭初期的軍事實力對比,對劉邦很不利。要劉邦公開在下級面前承認這一點非常不易。劉邦要回答張良的問題,實質上是要在下級面前承認自己的失誤,而且是承認自己犯了一個低級錯誤:利令智昏。

為了找到戰勝項羽的良方,劉邦還是老老實實地承認了自己當時的實力不如項羽,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啊。

張良的兩問也說明張良是一位非常稱職的老師,他嚴格遵守“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對方不冥思苦想,不要去啟發他;對方不郁積難言,不要去開導他)的古訓。他並沒有直截了當地告訴劉邦應該怎麽做,而是在講出應該怎麽做之前,要劉邦自己先好好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