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二世詐立

沙丘政變的始作俑者趙高第一步勸說胡亥,第二步威逼利誘李斯,胸有成竹,步步為營,順利組成了沙丘政變的利益同盟。但是,三人成功聯手只是政變的第一步,政變同盟沒有停下來,也不能停下,因為沙丘政變的最終實現還需要擺平兩個至關重要的人物:扶蘇和蒙恬。扶蘇是深受秦始皇器重的皇長子,也是秦始皇臨終之時確定的皇位繼承人,他在朝臣與皇族中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又是大秦帝國精銳之師長城軍團的監軍,手握三十萬重兵。他會毫不懷疑地接受傳位給胡亥的“遺詔”嗎?如果扶蘇一旦生疑,折騰起來,沙丘政變還能夠成功嗎?胡亥、趙高、李斯將怎樣處理扶蘇呢?蒙氏家族為秦國立下了卓越功勛,蒙恬是秦軍銳不可當的長城軍團的主帥,他的弟弟蒙毅是秦始皇最信任的重臣,蒙氏兄弟將怎樣看待秦始皇的“遺詔”呢?以趙高為主的政變集團會怎樣處置蒙氏兄弟呢?

李斯屈從之後,胡亥、趙高、李斯的“三家村”要對付的首要目標便是扶蘇,因為扶蘇占有的政治資源太豐富了。第一他是皇長子;第二他是秦始皇生前確定的喪事主持人,言外之意就是皇位繼承者;第三他在朝中擁有眾多的支持者;第四他與蒙恬擁有重兵,槍杆子裏面是能夠出政權的。

此時的秦帝國只有兩大兵團:一是長城軍團,二是南越軍團。南越軍團遠在兩廣,遠水不解近渴,根本派不上用場。即使在陳勝、吳廣反秦大起義之時,這支五十萬人的南越軍團也未能北歸,所以,這支軍團是指望不上的。長城軍團則不同,它駐守的河南地,就在大秦帝國的北邊,沿著直道南下,很快即可抵達關中之地。因此,長城軍團一旦出現兵變,對大秦帝國而言將是致命的。

扶蘇盡管占有多重優勢,但是,他有兩個明顯弱勢:一是扶蘇對其父秦始皇的病故與真正遺詔的內容毫不知情;二是趙高手中的皇帝符璽可以偽造遺詔。如果扶蘇知道秦始皇已經病故,如果他知道父皇在遺詔裏是想傳位給自己的,那會怎麽樣?肯定會發生兵變啊!只要扶蘇知道了真相,一定不會俯首聽命。只要扶蘇起兵,政變集團就會陷入極大的被動,乃至功虧一簣。可事實是,扶蘇不知道真相。一句話,信息的不對稱使扶蘇陷入被動。多重優勢被兩個明顯的弱勢擊倒。

在扶蘇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政變集團偽造了一個專門對付扶蘇的秦始皇“遺詔”。這個“遺詔”的核心是賜死扶蘇。也只有讓扶蘇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他們才能心安。否則,只會惶惶不可終日。

那麽以什麽理由讓扶蘇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呢?

世界上什麽都缺,唯獨不缺少殺人的理由,欲加之罪,又何患無辭呢?

在這場政變中,再也沒有什麽比捏造賜死扶蘇的理由更容易的事了。以趙高為首的政變集團不但給出了理由,而且給出了充分的理由,列了足足四條,每條都冠冕堂皇:守邊無功,誹謗朝政,謀立太子,為人不孝。

先說守邊無功。

大秦帝國對草原民族采取的是防範為主的方略,這才有萬裏長城。長城,就是阻隔農業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一道屏障,就是一種防禦手段。所以,蒙恬盡管有數十萬大軍,但他主要的任務也就是防範,而不是去消滅一個民族,況且龐大的草原民族也無從消滅。其實,只要能防住北方草原民族的入侵,目的就已經達到了。由此看來,“守邊無功”只不過是一個殺人的借口。

再說誹謗朝政。

政變集團賜給扶蘇的“詔書”指責扶蘇“反數上書直言誹謗我所為”,你多次上書議論我,對我的行政措施指手畫腳。可見,扶蘇即使在被貶到邊地擔任監軍期間,也一直沒有停止對秦始皇的勸諫。這恰恰是胡亥之流加在他頭上的罪名。其實,扶蘇完全是為了帝國的長遠利益,為了秦始皇的歷史聲名。但是,對待不同政見可以從善如流,也可以誣陷為誹謗。因此,誹謗朝政也是一個借口。

三說謀立太子。

胡亥指責扶蘇“以不得罷歸為太子日夜怨望”,真是顛倒黑白!誰日夜盼望太子之位?扶蘇如果真想當太子,他最好的辦法是緘口不言,這樣,也許他早就當上太子了。正是因為扶蘇不以太子為人生目標,所以,他才屢屢上書,即使貶到邊地,他也不忘進言。顯然,這一條也是欲加之罪。小人的齷齪之處就在於無恥且光明正大地把自己的齷齪強加於對方。從而證明自己的高尚。

四說為人不孝。

胡亥給扶蘇加了“不孝”的罪名,但是;—並沒有說明扶蘇如何“不孝”。真正的“孝”是恪守父訓。胡亥連父皇的遺詔都可篡改,還侈談什麽“孝”與“不孝”?叛臣逆子又有什麽資格來談“孝”呢?這是他們最害怕別人定在他們身上的罪名,所以急不可耐地先加在扶蘇身上。所有這些罪名,無非是一種政治需要而已,現在到了需要給扶蘇定罪的時候了,並非扶蘇真有大罪!扶蘇最終堅守“父讓子死子不得不死”的古訓而拔劍自刎,這恰好證明了扶蘇恪守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