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六世余烈(第3/5頁)

他重用呂不韋為相國,攻取韓國的軍事重鎮成臯、滎陽,建立了三川郡。韓國西邊有兩處戰略要地,一是宜陽,二是成臯、滎陽。秦武王拿下了宜陽,如此一來,秦軍就能夠直達洛陽。而後,秦莊襄王又拿下了成臯、滎陽,這樣,秦軍便可以直達大梁(今河南開封)。三川郡成為插在韓、魏兩國腹地的一把尖刀。攻下宜陽、成臯、滎陽,秦軍就可以隨時馬踏中原。

不僅如此,秦莊襄王還利用趙、燕之戰,攻取了趙國榆次等三十七城,進一步削弱了趙國的國力。趙國土地銳減,其中就有秦莊襄王的一份功勞。

第七位,秦王贏政。

贏政在舉行加冠禮之後,首先解決的問題是鞏固自己的權力,所以,除掉繆毐集團、呂不韋集團成為刻不容緩的壓倒一切的任務。公元前237年,贏政罷免了呂不韋的相國之職,標志著他鞏固政權的任務已經告一段落。

此時,擺在贏政面前的歷史任務就是適時發動統一戰爭。

贏政面對歷史賦予他的使命,毫不猶豫地發動了統一戰爭。統一戰爭的序曲就是繼續大規模地削弱趙國。此時,韓非入秦勸贏政首先攻趙,因為趙國的力量還比較強大,只有先打垮了趙國,秦國才可能最終完成統一大業。

所以,在從罷免呂不韋到發動滅韓戰爭期間,贏政連續對趙國用兵,其間兩次被李牧打敗。盡管如此,滅趙已是贏政完成統一大業的既定方針。

贏政制訂的先滅韓,繼而滅趙、魏的順序是完全正確的。在統一天下的整個進程中,除了在滅楚問題上,贏政基本上沒有犯什麽錯誤。在贏政滅了韓、趙、魏三國,擊潰燕軍主力並基本滅燕之後,天下只剩下齊、楚兩國。

贏政此時有些自滿,他聽信了李信二十萬軍隊就能滅楚的話,對老將王翦所持的滅楚非六十萬軍隊不可的建議不以為然,反而認為王翦因年老而怯戰。

結果,李信大敗而歸。事實證明,王翦有先見之明。贏政此時完全不顧及個人的尊嚴、臉面,立即登門向王翦道歉,起用王翦率六十萬大軍滅楚,並且答應了王翦所有的財產要求。最後,王翦順利滅楚。

縱觀秦國自秦孝公以來的七位國君,沒有一位昏君、庸主。這是非常不容易的。秦國基本上實施的是嫡長子繼承制,偶爾也有兄終弟及。在這種繼承制之下,君王的繼任完全不是擇優、選賢,而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說安國君的繼位,是因為安國君的長兄因病去世,他作為次子而成為王位繼承人。如此繼承王位的君王能夠優秀嗎?能夠完成歷史使命嗎?能保證個個都是明君賢君嗎?本來,這應當是充滿諸多變數的問題,但是,在秦國卻毫無懸念。秦孝公以來的七位國君無一昏庸,這似乎是冥冥之中有天意在庇護秦國。

秦始皇的前六代先祖都完成了他們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因此,到秦始皇時期,一切都似乎水到渠成。西漢的賈誼在他的長篇政論文《過秦論》中極為準確地概括了這一點,認為秦始皇是“奮六世之余烈”。歷史有時候就是這樣曲折前進的。在戰國前期,六國也曾經風光占盡,但他們的發展勢頭沒有持續下去。到了戰國中期,當秦孝公開始重用商鞅實行變法時,六國的發展勢頭與秦國已經相形見絀,國力與秦國差距越來越大。秦國最終統一天下的歷史趨勢是自秦孝公以來六位國君再加上秦王贏政不斷努力的結果。這就是秦國統一天下的歷史必然性。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在秦國的這七代國君身上,還保持了一個其他六國國君所不具備的特點,這便是秦國的人才戰略,它為秦國的發展帶來了人才優勢與智力支持。

秦國自孝公以來的七位國君都能夠完成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決非偶然,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是這七位國君都非常重視發現和重用人才。戰國七雄之中唯獨秦國在重用人才方面成就最為突出。秦國重用人才有三個明顯的特點。

第一,唯才是用。選才不以國別為界,換句話說,秦國的這七位國君都重用了秦國以外的人才。比如秦孝公重用衛國人商鞅,秦惠文王重用魏國人張儀,秦武王重用的是楚國人甘茂,秦昭襄王重用的是魏國人範雎。秦孝文王正式在位僅三天,元所謂用人。秦莊襄王重用了衛國人呂不韋,秦王贏政重用了楚國人李斯、魏國人尉繚,而且,贏政手下的名臣將相還有許多六國人。這些人才都與秦國統治者毫無血緣關系,但卻備受重用,可見秦君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

第二,用人不疑。比如秦孝公不顧舊貴族的極力反對,堅定不移地信任商鞅,始終如一地支持商鞅推行變法改革,這就是用人不疑的顯例。秦武王面對大量狀告甘茂的上書,最終還是信任甘茂,繼續增兵,終於攻下軍事重鎮宜陽,洞開了韓國的西大門。到秦王贏政時,韓人鄭國人秦做間諜被發現,宗室大臣趁機建議逐客,李斯上《諫逐客書》,透辟地闡明了重用人才與秦國強大的利害關系。贏政大為稱賞,立刻廢除逐客令,提拔李斯為廷尉,信任倚重李斯幾十年。這種用人不疑的做法,對國家治理與強盛來說,是必須的,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