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宋案沖擊下袁之攻守策略(第5/5頁)

除采取以上對策外,袁又加緊進行善後大借款談判,雖然孫中山等人反對,甚至通電英國政府國會、歐洲各國政府及各國報館,呼籲各銀行團“勿以款項供給北京政府,以免中國之戰禍”,[139]然並無效果。袁世凱政府最終於1913年4月26日簽約,借得2500萬英鎊巨款。同時,袁世凱方面在軍事上也加緊備戰。5月1日,袁世凱以陸軍總長段祺瑞代趙秉鈞任國務總理,就是為以武力對付國民黨人預做準備,“段祺瑞軍人也,有軍人內閣,則軍事上自多便利”。[140]袁世凱最終抵擋住了宋案所帶來的沖擊,態度也越來越強硬,到5月下旬,袁甚至令梁士詒、段芝貴、曾彝進等傳語國民黨人,謂:

我現已決心。孫、黃等無非意在搗亂,我絕不能以受四萬萬人財產生命付托之重,而聽人搗亂者。彼等皆謂我爭總統,其實若有相當之人,我亦願讓。但自信政治經驗、軍事閱歷、外交信用頗不讓人,則國民付托之重,我亦未敢妄自推諉。彼等若有能力另組政府者,我即有能力毀除之。[141]

與此同時,袁世凱調集軍隊,“以鄂省為主要策源地”,準備對湘、贛、皖、蘇作戰。[142]最終,袁世凱於二次革命中擊敗了國民黨。接著又借口國會當中國民黨議員與二次革命有牽連,下令取消其議員資格。國民黨重要人物紛紛流亡日本,反袁鬥爭以慘敗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