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風月(第2/4頁)

“我只是散散步。”

“我陪大人散步。”

“我散步不要人陪。”

“那我不陪,我跟著。”

……

片刻沉默後,劉民有爆發了。

“叫你回屋就回屋,不然扣你下月工資。”

嘭一聲門響,傻和尚消失在房門後。

打發了傻和尚,劉民有急沖沖下樓,小二見他,便道“公子去得晚了,現在快到二更,一會紗燈滅了就看不清,帶一盞燈籠好,只要一分銀。”

劉民有急急付了錢,提起燈籠來到街中。

街中香氣彌漫,此時紗燈還是明亮,旁邊茶鋪幾個女子見有人來,又紛紛站起,期待的看著他,街中女子已不多,劉民有並不俊俏,以是他沒遭受圍攻,他沿街一路行走,眾女子皆對他行注目禮,這種感覺讓他既新鮮又緊張,他不敢停步,以至於連女子相貌身材也沒敢細看。

就這麽一路走到快街尾,他還沒跟一個女子搭話,街尾人少,他心情一松,便見前方有一女子,怯生生的站在柳樹下,一襲藍湖長裙,跟此處大多女子一樣,也是身材瘦弱,夜間河風吹來,那女子用雙手抱在胸前,微微發抖。讓人見之生憐。

劉民有見左右無人,便走到那女子面前,樹下燈暗,並看不清面孔,見劉民有過來,便對劉民有施禮道“公子萬福。”

劉民有撓撓頭,想起宋聞賢等人說要稱姑娘,也道“姑娘好。”然後便不知道該做什麽,他本想舉起燈籠看仔細,此時又覺得甚不禮貌,呐呐的站在哪裏。

那女子見他不語,便說道“公子若要細看,便提燈就是。”

劉民有略一猶豫,提燈起來,眼前一張秀麗的臉龐,大約十七八歲,峨眉秀目,櫻桃小口,頭上戴一只珠釵,臉上略施粉黛,雖不如剛才所見女子妖艷,卻多了一分清新。她小臉微紅,目光低垂,不敢看劉民有,適有一陣河風吹來,幾縷發絲飄在臉上,她連忙用手攏住發絲,怕劉民有看不清楚。

劉民有原本就不喜太過風騷的女子,見此女氣質斯文清秀,心中喜歡,估計是這女子站得地段不好,所以才沒讓人選走。

“那,那,你可願意這個跟我……”

“公子若願意,那是小女福氣。”那女子細聲細氣,還是不敢看劉民有,對胡同方向一指“公子請走前面,我隨在你後。”

劉民有邊提燈走在前,此時紗燈漸漸熄滅。劉民有擔心女子看不清道路,把燈籠往後移,過一會覺得不便,就對女子道“燈籠太小,姑娘可與我並排走。”

那女子趕上兩步,輕輕道“假母說與客人並走是失禮,我還是跟著公子好。”

劉民有堅持道“我這裏不講究這些,姑娘可與我一並走,我們說說話。”

女子遲疑片刻,走上前來,低頭順眉,略比劉民有落在後一點。

劉民有對那女子問道“姑娘如何稱呼,我還不知道,能否告知。”

“公子可叫我蓮荷。”

“名字很好聽,我叫劉民有,山東來的。”

蓮荷終於擡頭,奇怪的看了一眼面前的男子,很少有客人會介紹自己。

劉民有正要繼續說,腳下踢中一個小坎,一個趔趄。

蓮荷連忙過來扶住,道“公子小心些,這街上有幾處破損,前面胡同也還有兩處。”

溫軟的小手扶在手臂上,劉民有心中一蕩,胡亂道“你如何這麽清楚。”

那女子回答“我日日便在這裏,自然知道。”

話一說完,方覺不妥當,臉一紅,頭低下去。

劉民有也知道自己問錯,便不再說話,兩人一會就走到街的中段。

忽然前面一陣大笑。

幾個男子在街上邊走邊大聲談論,旁若無人。

一男子大聲道,“我等比之王公大臣也快活,每次來此,所費不多,數百女子任我挑選,總可選一中意之人伺我,想那王公大臣,家中雖妻妾成群,一夜也只是禦一人,還要擔心那妻妾爭寵,吵鬧不休。”

另一人符合道“何兄說得是,只是此地歪妓頗多,名妓卻少,只知做那皮肉營生,哪如秦淮詩詞風流。”

又一人一邊用扇子挑起一女子下巴,一邊說道“那我等便效法前輩,在金陵辦一盛會,比出個女狀元、女探花,便如當年蓮台仙會,到時還請何兄做那蓮台仙會賦。”

第一人應道“定然、定然!”

說罷三人又是一陣大笑。

聽三人說到“只知做那皮肉營生”,劉民有眼角瞥見身旁女子身子輕輕一顫,頭越發得低,笑聲中,街旁剩余的女子都看著三人談笑,盡皆無聲。

劉民有加快腳步,帶著蓮荷走過這段街道,到了離胡同口只有幾十步遠。這一段沒有紗燈照明,昏黃的小燈籠搖搖晃晃,勉強能看清路面。

蓮荷也快步跟在身邊,走過這段,見左右無人,劉民有停下對蓮荷問道:“蓮荷姑娘,你好好的女子,若嫁一人家,過平常日子,也是好的,為何卻到了這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