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爭議的君王,最具爭議的登場(第3/43頁)

大臣們在朝堂上出了一身冷汗,然後,就可以暗念“僥幸過關”了。

事情結束了沒?看著是結束了,但實際還沒有結束。

之所以說“看著是結束了”,是因為此事到此為止,楊堅再也沒有進一步追究;而之所以說“實際還沒有結束”,是因為過關的只有大臣,而事件的另一方,這頓飯的東道,太子楊勇,並沒有能過關。

之所以說楊勇沒有過關,是因為楊堅對他沒有任何表示。

如楊堅這樣的人,沒有表示,就是最壞的表示。

中國人是個很奇妙的族群,表達親近的方式,往往不是“和顏悅色”,而恰是“聲色俱厲”。所謂“和顏悅色”,則代表著另一層意思——生分。如果既不是“和顏悅色”,也不是“聲色俱厲”,而是“沒有表示”,那就意味著麻煩大了。

後世的蔣介石,就是個喜歡訓斥屬下的人,但是,但凡被蔣介石訓過的人,出來後無不喜形於色,因為啊,這說明老蔣看重他們,搞不好,要升他們的官了。反過來說,如果在出了大事之後老蔣沒反應,那就意味著,事情大條了。

舉個例子。在民國年間的“蔣桂之戰”前夕,桂系老大李宗仁制造了“湘案”,不經中央批準,就把親蔣的魯滌平驅逐出了湖南,完事之後,李宗仁還一臉無辜,表示自己身處南京,不知其詳,準是屬下不聽命令,亂搞一氣。

原以為會火冒三丈的老蔣,在此時卻出奇的平靜,最後處理此事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對於李宗仁,老蔣寫了封信給他,表示知道他跟此事無關,就不必自請處分了;而對於“亂搞”的胡宗鐸等人,老蔣的處理居然只是“交由監察部議處”,所謂“議處”,就是可以“處”,也可以“不處”……

莫名了吧?但是,後來的事情證明,這只是老蔣撒下去的一把迷魂散。就在李宗仁把心思放在湘案上,左思右想還是想不出老蔣為何如此時,老蔣出手了:先是用150萬大洋策反了桂系二號白崇禧手下的唐生智舊部,白崇禧本人九死一生才躲過一劫;而後用人格作擔保,把桂系重要盟友、坐鎮廣東的李濟深騙來了南京,隨即將其監禁;再然後又利用桂系內部的省籍矛盾,收買了桂系大將李明瑞;再再然後,李宗仁就只能躲到西貢避風頭了……

所以,老蔣的所謂“沒有表示”,其實是為他的“大動幹戈”做準備,這個“沒有表示”,遠比他氣急跳腳、大罵“娘希匹”可怕的多。

楊堅的“沒有表示”,同樣異曲同工,他的目的,是“大動幹戈”。

果不其然,很快,楊堅做出了第一步——他命令選拔宗衛侍官,將其中強健勇敢的,挑選進入“上台”宿衛。

楊堅突然要加強自己宮殿的警衛,這不免讓人覺得奇怪,於是,有大臣就來表達不解了。這位大臣是這麽說的:“若盡取強者,恐東宮宿衛太劣。”

此人說的有道理嗎?自然是有道理的。楊堅自己要保證安全,楊勇何嘗不要?但是,楊堅是怎麽回應的呢?四個字概括——話中帶刺。

楊堅“作色”回答:“我有時行動,宿衛須得雄毅。太子毓德東宮,左右何須強武?此極敝法,甚非我意。如我商量,恆於交番之日,分向東宮上下,團伍不別,豈非好事?我熟見前代,公不須仍踵舊風。”

(我時常出行,宿衛必須強大。太子在東宮修養德行,身邊需要強悍勇猛的武士何用?這是很不好的做法,很不對我的心思。在我看來,在每次換防的時候,分出一部分人去東宮,不必分別為兩支隊伍,這不是好事嗎?我對前代的事情了解的太多了,你不必沿襲舊的做法。)

楊堅話中帶的刺,集中體現在第二句話——太子毓德東宮,左右何須強武?

這句話其實帶著弦外之音——太子左右用強武之士,是想造反嗎?這句“弦外之音”實在太可怕,可怕到這位大臣就此閉嘴了。

楊堅之所以說這麽重的話,是因為這位大臣的身份實在特殊,誰呢?高颎!

高颎的女兒嫁給了楊勇的兒子,所以,高颎乃是楊勇的親家,是太子黨骨幹。

一個太子黨骨幹,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居然扯出了什麽“恐東宮宿衛太劣”這樣犯忌的話,這只能讓楊堅本就不安的內心,變得更加不安。

內心不安的楊堅,所能做的,也不過是小小警告一下位高權重的高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