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爭議的君王,最具爭議的登場(第2/43頁)

這一去,大臣們發現這頓飯不平常,太子穿著正裝、一臉嚴肅,東宮裏還奏起了國樂,眼見就是擺出了“君君臣臣”的架勢,大臣們還敢造次?所以,這頓飯,在熱鬧的同時,還透著些拘謹。

好歹這頓飯吃完,大臣們散場,但是,麻煩卻才剛剛登場。

過不幾天,因為東宮招待群臣的事搞得陣仗挺大,隋文帝楊堅也不免聽到了些風聲,於是,他很快就召集了群臣,詳細探究此事。

楊堅的第一句話就問得雷霆萬鈞:“近聞至節,內外百官相率朝東宮,是何禮也?(我最近聽說在冬至這天,內外百官都前去朝見太子,這是什麽禮節呢?)”

大臣們本來還站著的,聽楊堅這麽一問,估計腿肚子開始哆嗦了——朋友們,大家可千萬不能看輕這個“禮”字,在儒家的學說中,“禮”可是絲毫馬虎不得的,為啥?因為“禮”就是“等級秩序”,就是“君君臣臣”!

打個比方吧,先秦時期有個大亂世叫春秋,歷史上描述春秋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做“禮崩樂壞”。現代人聽著好像沒啥,但是,對儒家學說稍有了解的就知道,“禮崩樂壞”就意味著社會秩序混亂,君不君,臣不臣,國將不國。

以此,孔聖人為了拯救這一切,寫了部奇書,叫做《春秋》,其要義,就是要恢復“禮樂”,所以後世儒家評價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所以,楊堅搬出了“禮”來,也就意味著問題很嚴重,嚴重到了“君臣秩序”的程度。更嚴重的是,楊堅還用了一個字,很嚴重的一個字——“朝”。

什麽是“朝”呢?簡單說,這個字只有一個用法——就是臣子面君。太子倒確實是“君”,但是,他還只是“儲君”,未來的“君”,所以,楊堅的言下之意是——楊勇這小子,這麽快就等不及想登基嗎?

禮部官員太常少卿辛覃立即出列:“於東宮是賀,不得言朝。”(大臣們去東宮是“慶賀”,不能說是“朝見”。)

辛覃是個聰明人,知道楊堅生氣了,這事兒鬧大了,搞不好,朝廷將有一番腥風血雨了,大家夥的日子不好過了,以此,為了息事寧人,辛覃立即給事情轉了性,輕輕把“朝”字搬開,換了個字——“賀”。

這個“賀”字,就相對隨意一些,太子作為國之儲君,在冬至這麽大的節日,大臣們去看一看他,恭賀一下節日,也說不出個不對來。

很顯然,辛覃的心思,是一肚子的“大事化小”,最好就盡快把這事兒給“葫蘆”了,含含糊糊的過個關,但是,很可惜,辛覃面前的這位皇帝,乃是中國歷史上最能較真的皇帝,沒有之一,所以,想“葫蘆”過去,沒那麽容易!

楊堅兀自不依不饒,當即就把辛覃的“賀”字打了回去,嚴肅指出,要真是“賀”,就應該是三五成群,或者十數幾人,隨情來去,但是現在呢?太子府先發了請帖,然後大臣們準時準點一起抵達,席間,太子還“法服設樂以待之”,這能說是“賀”?然後,楊堅給事情定了性——“東宮如此,殊乖禮制”。

辛覃無語了,大臣們所有人都無語了,大殿之內死一般的寂靜,大臣們一陣陣頭皮發麻,等著楊堅大發雷霆……

但是,楊堅並沒有發飆,他只是頒布了一封詔書:禮有等差,君臣不雜,爰自近代,聖教漸虧,俯仰逐情,因循成俗。皇太子雖居上嗣,義兼臣子,而諸方嶽牧,正冬朝賀,任土作貢,別上東宮,事非典則,宜悉停斷。

(禮制有等級差別,君主和臣子不能混雜,只是到了近世,聖賢的教化逐漸衰落,任情增減,因之遵循而成習俗。皇太子雖然是國之儲君,但在道義上,仍是臣子位份,而各方官吏,在冬至前往朝賀,以土特產作為貢品,另外又去東宮,這事不符合典則規範,應該立即全部停止。)

大臣們都是精明人,這封詔書一出來,大家都長出了一口氣。為啥呢?

因為,這封詔書的第一句話,是留著余地的一句話,給大臣們找了個“爰自近代,聖教漸虧,俯仰逐情,因循成俗”的台階,意思是,你們做事情,雖然不合規矩,但看在“聖教漸虧”的份上,還有情可原。

而第二句話,雖然指出“事非典則”(不合規矩),但是,對這件事的處理,卻也顯著輕拿輕放,只是要求“宜悉停斷”,換句話說,是“下不為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