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一百零七章 戰起(第3/4頁)

荊門守軍有五千人,還有數萬避入城裏的民眾,但由於胡文穆在要不要守荊門上猶豫不決,留在荊門的儲糧十分有限。顧不上進城避戰禍的平民,荊門儲糧節約一些,也許能供守軍吃上一個月。

有一個月的糧不意味著守兵就能堅守一個月。在燕胡及新附軍的血腥屠殺面前,守兵更多的想到,要是不降,守到一個月後就會斷糧,到時候再降,滿城人都要給屠殺幹凈。荊門城內將卒的士氣之低落,由此可見一斑,畢竟不是隨便一支兵馬都能玩出背水一戰的經典來的。

※※※※※※※※※※※※※※※※

春秋時,楚伐巴國,後為治巴國,將巴人大規模遷到淮山西麓的鄂東地區定居,這也造就蘄黃地區與周遭府縣民俗不一,孤立而民風彪悍的特性。

此外,淮山南脈沖山勢崇隆,蜿蜒伸展,山形曲折起伏無端,地勢險而難攻,層巒復澗,林木豐翳,山中物產豐富,因此而易守。

荊湘流民作亂時,鄂東民亂最甚,在淮山西南麓諸山之間,立寨有四十八座,號稱蘄黃四十八寨。後與劉安兒、羅獻成並列的七大寇,龔玉裁及自號黑天魔神的陳軌,都出身蘄黃四十八寨。

但經過長達十年的民亂以及羅獻成有意使鄂東成為隨州外圍的緩沖區,蘄黃等地就徹底的殘破,偶爾有些流民躲在山野外荒山而居,相比之前的人丁繁茂,眼下可以說是“千裏無雞鳴”。

以黃州為大營,淮東軍主力向西北延伸並保護側翼免受攻擊的陸路據點五雲寨、石馬山寨、塔子河寨、小崎山寨等寨,實際上就是在原蘄黃四十八寨殘破後的遺址上重新伐木立營而成。照湖山寨即為進擊黃陂的前壘大營。

虞文澄最先率部進入照湖山地區,與黃陂敵將孫季常爭奪黃陂外圍的控制權。隨著後期張苟率部堅決進入,孫季常在黃陂兵力處於弱勢,不得不徹底收縮到黃陂城裏固守。

敖滄海受命節制諸將攻打黃陂,將前壘大營就築在照湖山。

雖名照湖山,實際不過是一座十余丈高,周兩裏許的小土墩,距黃陂城僅五裏之遙。照湖山南面為黃陂境內最大的湖泊武賦湖,從黃州往黃陂的驛道,即從武賦湖與照湖山之間穿過。

武賦湖雖說周遭二三十裏,湖南面距揚子江也不過十裏,但是湖口水面受漢水夾泄下來的積沙淤填,加上漢津、黃陂兩地的民眾上百年造堤圍田,使得進入武賦湖的水道極窄、極淺,但也保證從老龍咀有一條水路能通前壘大營。

由於照湖山與黃陂城相距極近,孫季常站在黃陂東城樓上,能清晰地看到淮東軍照湖山大營的清形。以戰旗之數粗略地估算淮東軍的兵力,截止到今日,淮東軍進入照湖山大營的兵力,就差不多有四萬眾。

孫季常心裏暗罵,淮東能渡江參加的步卒總共也就八萬多人,如今已經有一半集結到黃陂的正面,哪個龜兒子說黃陂不會是淮東軍的主攻方向?

心裏罵歸罵,孫季常手裏有兩萬嫡系兵馬,羅獻成又派偏將馬魁雄率一萬兵馬來援,歸他節制,想著黃陂城裏有三萬兵馬守一兩個月,總不會成什麽問題。

再說西面漢津楊雄有兵馬三萬余眾,東西鐵門山鐘嶸有兵馬四萬余眾,而孟安蟬及蘇庭瞻在石城有兵馬兩萬余,然而穆親王還將遣一萬精銳進赴石城,即使叫淮東軍將八萬步卒都集中到黃陂城下,也定然不會放心來攻……

而今周繁、田常率部已經合圍荊門,韓立、普碣石已經率部繞過荊門拿下荊州北的長林、當陽、河溶,頂天多花一兩個月最終攻陷荊州,兵馬主力就可以渡漢水東來增援。

想著只要在黃陂守上一兩個月,孫季常還是有信心的——到時候扛住淮東軍主力的進攻,論功行賞來,怎麽也要比楊雄、鐘嶸等人牛逼得多。

“將軍,你看淮東騎兵出營似乎是往北面長軒嶺而走?”部將紀石本看到淮東軍有一支騎兵出營壘,沒有直奔這邊城池而來,反而黃陂北面的長軒嶺而去,十分的奇怪。

“不好,他們要斷我們的糧道,將軍快派兵出去!”孫季常的幕僚黃全學是個尖臉猴腮的老秀才,他看到這支淮東騎兵有兩千多人,繞過黃陂城往西北長軒嶺方向插去,下意識的想到糧道問題。

“劫個屁!”紀石本早就看不慣黃全學不學無術,偏要冒充謀士在那裏算計,不留情面地說道:“黃陂儲糧,足用三月,而漢津之糧依賴石城從漢水輸來。淮東這兩千名騎兵,就算放他們進去,還能叫漢水斷流了?他們想要從陸路劫糧道,只能深入到南陽以北去。從方城到南陽運糧,才要走陸路。嗬,那可是八九百裏啊,不知道他們敢不敢過去?我看啊,淮東騎兵這是佯動,我們要是出城攔截,就會上當受騙,就叫他們糾纏在城外,爾後淮東軍主力就會出擊來打!當下,我們別的什麽都不要顧,只要守住黃陂城是正經。即使十萬八萬淮東軍都繞過黃陂城,我們也睜只眼閉只眼,由著他們去,石城那邊自有兵馬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