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一百零七章 戰起(第4/4頁)

孫季常要是緊守黃陂城不出,淮東軍是可以直接繞過黃陂城往石城進擊的,畢竟時間短促,物資緊缺,沒有辦法在黃陂城外圍,據險建立足夠多的封鎖塞壘。不過這樣也好,叫孫孫季常有足夠的借口,將兵馬都集中在黃陂城防守。

當初北燕入寇中原,在撕開大同防線,但大同等大城一時間難以強攻的情況,選擇直接繞過大同城,打進晉北、燕薊等地。不過,孫季常不相信淮東軍會如此大膽,會繞過黃陂城就直接孤軍深入進入荊襄腹地去。

倒不是說孫季常認為燕北騎兵就一定比淮東軍強,關鍵還是糧草補給。當年燕東諸部破開邊墻入寇晉中、燕薊,在晉中、燕薊腹地,隨便攻陷一座城池就能獲得充足的補給。再者燕東諸部兵馬,多為騎兵,活動範圍廣,行動迅速,不會輕易給當時越朝在燕京的兵馬纏住。而淮東軍步營主力想繞過黃陂城直接深入荊襄腹地,自然無法攜帶大量的輜重,要不能迅速攻陷石城、隨州等大城,就難以在殘破不堪的荊襄腹地獲得補給。而淮東軍以步卒為主進入荊襄腹地,行動緩慢,容易給在石城的騎兵纏住,一旦隨身攜帶的少量補給吃完,全軍都將陷入糧盡路絕的絕境。故而葉濟羅榮等人甚至認為即使淮東軍打下黃陂城,林縛都沒有可能會派步營主力孤軍深入。

孫季常認同部將紀石本的判斷,也認為這是淮東軍的佯動誘敵之計,他在黃陂城裏自然有理由是不動如山。

天黑之後,孫季常在城中行轅裏行餐,負責城樓值宿的紀石本突然派人請他過去。

孫季常只當淮東軍趁夜推進到城下,換了戰甲即往城樓跑去,未見淮東軍來攻,看著照湖山方向,在月光下,有一支車隊出營壘往長軒嶺方向而去,兩列車隊綿延展開有三四裏長,車隊側翼有三千甲卒護衛……

“淮東軍這是要做什麽?”孫季常疑惑不解的問紀石本。

“偵騎回來告知,午後往長軒嶺而去的兩千淮東騎兵,就停在長軒嶺西麓,淮東這車隊及步卒要是也往那邊而去,很可能是要在我們的側翼築壘,將黃陂徹底地封鎖在內線!”紀石本說道。

“封而不圍?”孫季常更是疑惑不解。

淮東軍要圍黃陂城,在照湖山築壘就可以了,接下來將兵馬推到黃陂城下,挖壕壘墻,就能將守兵徹底地封在黃陂城裏,接下來再慢慢的打黃陂城。通常的攻城步驟,也都是如此。

如今淮東軍在離黃陂城五裏遠的照湖山築前壘大營,突然又繞過黃陂城,跑到黃陂城正北方向,距黃陂城有十五六裏的長軒嶺去築壘,就叫孫季常想不明白了——即使淮東軍要徹底封鎖鐵門山兵馬來援黃陂的通道,築壘也應該是在照湖山的東北方向,而不應該在照湖山的西北,黃陂城的正北方向……

“淮東軍會不會真的想繞過黃陂,直接孤軍深入去打荊襄腹地?”紀石本這時候也不自信起來,猜測道:“林縛此子用計神出鬼沒,也唯有如此才解釋得通。這樣淮東軍就不用浪費太多的兵馬來圍黃陂城,就可以在黃陂城北面建立一個補給據點……”

黃全學說道:“怎麽辦才好,是不是派兵出城去,叫淮東軍在長軒嶺築不成據點?”

“打個屁!”孫季常搖頭說道:“我們只是負責守黃陂,派快騎去石城通告一聲便是。淮東軍要想孤軍深入荊襄腹地,以解荊州之圍,必然要過石城,那就把這些事留給孟安蟬、蘇庭瞻他們頭疼去便是……”

送死的事情能交給別人代勞那再好不過,淮東軍一意要孤軍深入,兵鋒所指,必然銳利無比,要攔截,也應該由守石城的孟安蟬、蘇庭瞻負責,他們嘛,追打淮東軍的側後,占點小便宜還是可以的。

半夜斥候探得的消息,淮東三千步卒側護一百余乘輜重車,確實是在長軒嶺西麓與午後進入騎兵匯合,輜重車停在那裏卸下大量的物資,確有另築營壘據點的跡象。

在孫季常派出信騎去石城方向報信後,沾床睡不過一個時辰,就給扈衛喚醒:“淮東兵馬往城下而來,似要攻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