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一百零七章 戰起

早在八月底,九月初,燕將孟安蟬、蘇庭瞻即率三萬步騎,先沿漢水東岸南下,進駐石城,與守石城的奢淵、韓立所部匯合之後,在石城聚集的兵馬多達四萬余眾。

奢家棄江州渡江北逃,雖得漢津,但漢津臨江,又與荊南雄城江夏隔江對峙,非是立基之所,除留楊雄守漢津、黃陂外,奢文莊早在入秋之前,將渡江的家眷匠工近十萬人,沿漢水北遷到石城。

石城,臨漢水東岸,處大洪山西麓,東北距隨州城兩百裏,北距襄樊兩百裏,南距漢津、黃陂三百裏,與漢津、襄樊皆有漢水相通。又由於奢家從江州撤下來的水軍控制著整個漢水,而距石城渡漢水劫掠西岸長林、荊門、鐘宜等地,以補充奢家渡江糧草的不足。

七月,奢文莊也是從石城率田常、蘇庭瞻兩部北進,攻打新野。

石城位處荊襄地域的中心,退可扼漢水、大洪山要沖,南進可援鄂東,西進渡漢水可擊荊門。葉濟羅榮在拿下南陽之後,也看到石城所處方位之妙,他要往南支援鄂東防線或者側擊荊門的中繼點,石城的位置要比隨州優越得多。

只不過羅獻成心無大志,退守隨州,而無進取之心,長期以來視大洪山為隨州外圍屏障,而在大洪山之外的石城,早就給劫掠燒毀,變成殘地。奢文莊率十數萬軍民進入石城,手頭資源有限,對石城也僅是略作收拾,殘破的城墻用木柵填土補齊,八月時遭大雨還塌掉兩處,但到底要比其他地方好一些。

孟安蟬、蘇庭瞻到石城後,使石城的兵馬增到四萬,除調一萬兵馬補入漢津,增加漢津、黃陂一線的防守,其他兵馬也沒有急於都補入鄂東。

防線是要講窮縱深的。要是將兵馬都堆聚到鄂東,只會使鄂東防線的糧草變得更加緊張,進一步加劇後勤所承受的壓力。

相對應,只要在石城有精兵強將駐守,三兩天就能趕去支援黃陂、漢津,一方面能叫淮東軍不敢全力攻打黃陂、漢津,另一方面,對漢津、黃陂守軍來說,只要背後有援兵,就會有堅守城池的信心,實在沒有必要將兵馬都堆到前面去。

而將兵馬更多的集結在石城,就是可以渡漢水西擊荊門。

在九月十二日田常率部攻打荊門北的石河驛之前,蘇庭瞻在石城,便令部將韓立率五千精銳從石城渡漢水,攻打漢水西岸的彭灣嶺,配合田常北擊荊門。

彭灣嶺為荊山在荊門境內的余脈,斷斷續續的山勢直抵漢水西岸,使得漢水在流經荊門北,不得不隨著山勢轉折曲變。彭灣嶺雖不高,起起伏伏的丘山不過三五十丈,卻迫使漢水形成一個“幾”字的大灣,也是從襄陽往南到漢津,漢水近千裏沿岸少量的隆起地塊。

早在羅獻成等流寇襲掠荊襄時,深受其害的彭灣嶺一線百姓就依山嶺的地形之險,結寨自保,民風也彪悍勇鬥。待到奢家據石城,胡文穆也看到彭灣嶺的地形優勢,沿彭灣嶺增築塞壘,形成北到陳家尖,南到崔公崖的長達近三十裏的聯寨,以為荊門城東翼的屏障。

雖說彭灣嶺與石城隔江而立,但地形上易守難攻,雖說直接進駐的荊州官兵數量有限,但鄉間自發的寨兵散於諸寨之間,多達三千人。奢家據石城後,劫掠漢水西岸,都會繞過彭灣嶺聯寨而去劫掠南北那些無險可守的村寨。

此時要打荊門,打通從襄陽直接進擊荊州的通道,田常率部從北面進攻荊門北部外圍的石河驛等防壘,石城這邊只能也不能吝嗇兵力,不去剪除荊門東部屏障的彭灣嶺!

為軍馬能夠快速推進,葉濟羅榮在襄陽就頒布奢城令傳檄荊襄各地,稱:兵鋒所指,城寨一日不降,陷後即陷一日;三日不降,一馬鞭以上者殺;七日不降,不留活口。

奢飛熊、奢飛虎、鄭明經等將相繼戰死沙場,韓立已是僅存不多的八閩勇將,他率部渡過漢水後,先打陳家尖。

陳家尖位於彭灣嶺北,原是一座三十多丈高的山頭,山寨築在臨水的山坳裏,易守難攻。韓立披堅執銳,從雲梯搶登寨墻,雖說半天時間拿下陳家尖,卻付出逾三百人的傷亡。

彭灣嶺聯寨,沿漢水三十裏有七座防塞,陳家尖也不是最險的一座,真要逐一攻克,隨韓立西渡的五千精銳多半也會打殘掉。

葉濟羅榮雖言一日不降屠一日,韓立拿下陳家尖才用了半天時間,不過他依舊將陳家尖寨裏不分兵民,不分男女老幼近兩千口人,都綁縛到諸寨能見的下灣河灘屠殺一盡,一時間鮮血將漢水染赤。

在血腥殺戮面前,特別是敵兵強大難以抵禦,還能咬著牙不屈服的總是極少數。於九月十三日,彭灣嶺聯寨皆降迄命,從石城渡漢水西擊荊州的側翼屏障就如此給輕易剪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