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統一六國篇始皇帝的追夢歷程(3)(第3/4頁)

田光好歹是從大風大浪裏走過來的,怎會那麽容易在小河溝裏翻船,他委婉地拒絕了燕太子丹,說自己是一匹年邁的老馬,雖然他為了報答燕國的收留,也很想為燕國效力,可畢竟是年紀大了,除了吃喝拉撒睡這些基本生理問題還能自己解決之外,其他都無法和那些年輕人相提並論,讓太子丹另請高明。

太子丹也考慮讓田光去刺秦確實不合適,他由於心狠手辣、寡廉鮮恥,在戰國惡名遠播,江湖威名遠播,而且是各國海關黑名單上的人物,出境都未必能拿到簽證,何況去刺殺?田光的話讓燕太子丹垂頭喪氣,不過抱著幻想,他問田光,難道這麽大的燕國,就沒有能完成這項任務的合適人選嗎?

明知此次刺殺行動風險異常,多半是有去無回,田光不知出於何種目的,毅然決然地將荊軻介紹給了太子丹。他告訴太子丹,有一個叫荊軻的人性格內斂不善言談,為人深沉、精通謀略,可以去刺殺秦王。

田光向燕太子丹推薦荊軻的時候,這位中國歷史上最有人氣的刺客,正和他的狐朋狗友高漸離、狗屠,歡聚在薊都某酒樓醉酒當歌。當時音樂家高漸離長發飄逸,焚酒擊築。狗屠隨著節拍搖頭晃腦,一副陶醉的樣子。荊軻已經喝醉,酒到酣處就無所顧忌,不知道他為什麽事傷心,竟然旁若無人的嚎啕大哭起來。

很久很久以前,具體說是來到燕國之前,雖然古人生活的社會沒有那麽多條條框框,他們往往生性豪放,淺飲可以怡情,大多數人貪戀杯中之物,但荊軻從來不喝酒,更沒有那麽多的不良嗜好,那時的他是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五好青年,他以前的朋友都很奇怪,作為俠客中的戰鬥機,荊軻為何這樣執著禁酒呢?

酒是個非常奇詭的一種魔力液體,它能醉人,更能勾起一個人內心最深處的東西。荊軻可以稱得上是沒落貴族的後代,從小廣讀詩書,終於學有大成。眼看由一個少年漸漸被時間這把殺豬刀殺成青年、壯年,就在他將欲報國、建功立業之時,才發現百無一用是書生,根本得不到當權者的重用。

由於不足為外人道出的特殊原因,荊軻順應潮流來到燕國都城薊都,在薊都結識了生平摯友高漸離,定居在燕國,過著忘情於酒歌的生活。半生復雜的經歷,讓荊軻變得情感豐富,所以常常會聞無所顧忌地擊築而痛哭失聲。

雖然荊軻是外籍人士,但剛到燕國的時候他仍然是求職無門,窮困潦倒,承蒙田光看得起,經常度資接濟他生活,還熱心地幫助荊軻聯系刺殺的工作。荊軻是在田光的關照下才在燕國站穩腳跟,田光是他的恩人。刨除這層關系,田光義字當頭的作風也讓荊軻敬服,在燕國,他只買田光的賬。

自從燕太子丹動了暗殺秦王的念頭、並且尋找人選的時候起,整個人變得能說會道,十足的一個大忽悠。性格仗義的荊軻與太子丹“一見如故”,加之太子丹的以禮相待,士為知己者死,荊軻在多次拒絕太子丹後,突然在某一天豁然開朗,便接下了這個萬分危險的大單子。

荊軻要作為使臣代表燕國出使秦國,趁機劫持秦王,這第一步就已經算是很搞笑的了;接下來還要迫使秦王歸還侵占的土地,假如第一步成功了,這條件倒不是很苛刻;若秦王不答應,就將其刺死,然後趁秦國內亂聯合諸侯一起攻秦。整個計劃中並未有能讓荊軻全身而退的方案,但是荊軻還是答應了太子丹的要求。

做殺手的為人一般都比較深沉,荊軻也不例外,好在他善於擊劍,好歹算有一技之長。為了增加自己的暗殺成功率,他向太子丹建議:先幫秦王抓獲他正在通緝的樊於期獲取秦王的信任,並拿些無關緊要的小地方的地圖賄賂秦王,然後獲取刺殺秦王的機會。並沒有其他好方案的燕太子丹也同意了荊軻的辦法。

說是荊軻為人深沉,那絕對不是吹牛的。他看出燕太子丹不忍對樊於期下手,就私下去找樊於期,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展現了忽悠的最高境界,最終激起了樊於期對秦國、對秦王的憤怒,為了配合燕國“荊軻刺秦計劃”,樊於期竟願意獻出自己的頭顱,為了兌現自己的諾言,樊於期遂拔劍自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老百姓殺頭豬還要準備一把鋒利的殺豬刀,何況是刺殺當時最拉風的君王始皇帝呢。對於工具的選用上有許多難題,用劍是荊軻的拿手好戲,可劍尺寸太大,用來刺殺不太合適,荊軻最後認為,如果能有一把鋒利的匕首是最好不過的。

太子丹為了增加荊軻刺殺時的保險系數,特意準備了一把鋒利的匕首,浸泡毒藥並加以淬火,經過高新技術加工過的匕首的威力是可想而知的。匕首被藏在準備獻出的督亢地圖裏。為了提高荊軻刺秦的成功率,太子丹又為荊軻找到了一個叫秦舞陽的副手,二人信心滿滿地準備完成“圖窮匕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