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秦皇起始篇我的未來不是夢(2)(第4/5頁)

趙國將領龐煖是個很二的人,他得知春申君把指揮權交給自己後,激動得整宿睡不著。其實他曾參加過這種聯合作戰,上次配合信陵君跟王龁作戰,他曾經帶領趙軍,成功完成偷襲秦軍糧隊的重任,但上次是配角,這次卻是男一號,為了不辜負各國期望,他首先把趙軍布置到戰爭最前沿,結果趙軍損失慘重。

五國抗秦總指揮龐煖通過對秦國軍事歷史的研究,發現秦國之所以屢戰屢勝,除了秦地民風彪悍、兵員素質較高之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每次戰爭秦國都是侵略別國,被侵略國家不管如何反擊,也只是禦秦國於函谷關之外就收手了。原因很簡單,秦國有著高山和黃河天險,又有依山建城的傳統,易守難攻。

龐煖率領五國聯軍,抱著不走尋常路的戰略思想,放棄傳統的攻秦必打函谷關的老套路,命令五國軍船迅速到黃河集結,準備率軍北渡,從秦國地勢比較平緩的東北方進攻。龐煖超前的作戰思路顯然秦軍很不適應,在秦軍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一直攻打到秦國首都鹹陽附近,五國聯軍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龐煖率軍打到秦都鹹陽附近,鹹陽百姓早起晨練時,發現四周插滿了各國國旗。龐煖的非典型軍事作戰引起了社會的恐慌,不過秦軍畢竟常年征戰,部隊的機動反應能力很強,聽到首都危險,家裏孩子老婆都快保不住了,駐守各地的將領紛紛率軍趕回,在鹹陽外圍形成了隔離帶,準備拼死保衛家國。

鹹陽城內看到五國聯軍臨近首都,一片慌亂。呂不韋再次改行從軍,組織鹹陽的兵力,開展對五國聯軍阻擊。呂不韋畢竟見多識廣,他對比兩軍實力,鹹陽內外兵力加起來只有10萬左右,而敵軍人數是秦軍的幾倍。如果使用常規作戰方法,一味死守待援,想打退士氣高漲的敵軍是不可能的事情。

秦國主心骨呂不韋看到一夜之間,自己的地盤上突然冒出了數量龐大的敵人,大呼鹹陽危急!想組織抵抗,可秦軍主力蒙驁現在還沒來得及回援,一旦敵軍拼命攻城,後果不堪設想。為了鹹陽的安全,呂不韋認為應該針對敵軍分散部署的特點,集中優勢兵力攻其一處,擾亂五國聯合進攻的步調。

呂不韋在鹹陽保衛戰中,準備采用各個擊破的戰術,他把目標首先定位在楚國軍隊上,因為春申君是五國聯軍的總司令,擒賊先擒王,打擊他能起到威懾作用,而且楚國常年荒於軍備,戰鬥素養不高,容易擊破,根據捏軟柿子的原理,應該先進攻楚軍。春申君為了楚國能少受損失機關算盡,沒想到還是首先遭到攻擊。

呂不韋制定了斬首行動,準備用精兵首先秘密偷襲楚軍。其實呂不韋並不是一個高明的軍事家,他制定的這個計劃風險很大,一旦偷襲的消息泄漏,楚軍完全可以從容撤軍,然後聯合多國部隊在空營四周形成包圍圈,形成甕中捉鱉之勢,等秦軍進入埋伏圈,全殲秦軍。可秦國已經到了危急關頭,只能一搏了。

雖然楚國是和平主義國家,但是諜報系統卻非常發達,盡管呂不韋的作戰計劃保密措施很嚴密,但很快這份計劃書就擺到了春申君的面前。春申君得知呂不韋要拿他開刀的消息後,嚇得魂不附體,他嚴格遵守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古訓,他顧不上通知友軍,匆匆忙忙率領楚軍回國了。

春申君作為一個名滿天下的有德之士,卻在危險面前表現出大難臨頭各自飛的道德水準,令人費解。不過楚軍在這次撤退行動中,表現出了來去無影又無蹤的高素質行軍水平,不僅是秦國連趙、韓、燕、魏四個盟國都毫不知情。

春申君率軍逃跑,想去偷襲的秦軍並不知情。當天晚上,秦軍按照原計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偷偷進入楚國大營,卻發現這裏的軍營靜悄悄,秦軍以為中了楚國的空營計,緊張地等待著一場硬仗,誰知等到花兒都謝了,也不見楚國反攻。秦軍算是納了悶了,難道楚軍學會了玩失蹤?

由於這次鹹陽保衛戰事發突然,新提拔的青年將領王翦,擔任了這次夜襲行動的最高指揮官。王翦看到楚軍憑空消失,有點不知所以,不過一個優秀的軍事家,必須要會沉著冷靜、隨機應變,王翦馬上在腦海中去掉了那些楚軍會隱形消失之類的迷信思想,看到形勢對秦軍有利,立即下令突襲趙國。

本來秦軍準備夜襲楚國,楚軍卻不翼而飛,秦軍指揮官王翦隨即下令改成突襲趙國,趙國這個倒黴蛋為什麽會成了下一個目標呢?原因有兩個:趙軍交友不慎,選擇了和楚國營地相鄰,越過楚軍營地突擊趙軍,趙軍不會有防備;楚軍玩起了乾坤大挪移,聯軍中趙國軍事實力最強,應該首先予以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