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六科(第2/2頁)

象楊四畏這樣的無恥貪婪之流,或是張臣杜松那樣不識字,只靠家丁打仗的武將,才是趙南星等人能欣賞的武將。

另外便是他們覺得考成法太苛刻,不合朝廷善養士大夫,尊重儒臣的道理,天下治道,並不是這樣,而是朝有正人,綱紀肅然,不必過於求治,包括顧憲成和趙南星在內,他們欣賞的治道,實在就是大明孝宗年間的光景了。

趙南星比起顧憲成大了一截,胡子也留了好長一截,看起來穩重的多。

他已經從戶部主事調到吏部當主事,預計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就是文選司郎中或是考功司郎中,一賞一罰,是天下至貴之職,號稱天下第一五品,當然,前提是吏部天官得換上賞識他的大佬,趙南星並不急,他還是盛年,而且賞識他的大佬頗多,底下中下層的青年官員不少奉他為首。

東林黨已經隱現雛形,所謂的“三君”現在正都是春風得意之時。

“夢白兄,大冷天有什麽事,寫張小簡叫下人送來就是,何必自己跑這麽一趟?”

顧憲成笑嘻嘻的迎上去,兜頭一揖,趙南星還了一揖,彼此算是見過了禮。

“爾瞻的事,你聽到風聲沒有?”

“沒有呀……今天家裏有年貨送過來,我出來的早,沒有聽說什麽……到底是什麽事?”

趙南星瞟了顧家院落一眼,沒有說什麽,只是攢眉道:“今天有朝旨,爾瞻加吏科給事中了。”

“好家夥,這一下一步登天了。”

“可不是,當為他賀!”

鄒元標和顧憲成一樣都是萬歷八年的進士,不過一個是分在戶部觀政,一個是刑部觀政,後來分別為戶部和刑部主事,論起來,六部是威武富貴貧賤,武當然是兵部,富是戶部,貴是吏部,貧是禮部,賤是工部,也是最不叫人重視的一部,操的是工匠賤業,幹點修修補補的活計,威當然便是刑部,執刑法,不威不行。

各部尚書,吏和禮二部都可稱第一,兩部的尚書和侍郎都有資格入閣,然後就是兵部和刑部,再下來是戶部和工部。

鄒元標原本分部不壞,可惜當年與顧憲成二人被發覺赤條條喝花酒,一時傳為笑談,後為顧憲成回江南幾個月避風頭,趙南星等人也偃旗息鼓,沒有過問朝廷大政,鄒元標性子卻倔,暗中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後,到底是對張居正不肯丁憂不滿,連上三疏反對,好在吃了點虧,又被點了一下,用詞沒有那麽激切,看起來也算委婉……就算這樣,刑部主事的官也丟了,被安排在河間府當推官,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不曾到京師來。

現在風潮大起,張居正一黨被大肆清算,以前被清算過的當然彈冠相慶,大家紛紛從外頭被調回京師,重新安排職位,鄒元標因禍得福,原本主事到禦史或是給事中最少三年到六年時間,甚至終生也沒這機會,他卻一下子授了吏科給事中,東林三君原本是他最倒黴,現在是他最風光了。

給事中這制度在大明是很重要的職務,很多人以為就是一個七品的微末小員,其實不然。

七品官在地方是知縣最要緊……一縣父母,兵谷錢糧治安水利名教,所有一切都歸知縣這個親民官管,好縣官使一境平安,壞官就容易搞的雞飛狗跳,在京師,七品官最牛的就是禦史和給事中,而給事中地位猶在禦史之上!

禦史只管糾彈,給事中最要緊的權力就是封駁。

就是說,經過皇帝和內閣加司禮監的合法程序的旨意,只要給事中覺得不合理,就可以把旨意給駁回去。

這個權力,太重要了。

大明這二百多年,不乏愣頭青給事中幹出魯莽滅裂的事情來,為了不妨礙大政推行,所以一般的朝廷大政會商時,給事中不僅可以與聞,而且是可以提出意見,在大政方針上,各科的給事中可以就自己的業務範圍之內提出意見和建議,肯定是比一般人要好使的多,哪怕是各部尚書,侍郎,亦要給給事中一個面子,論位卑權重,本朝官員,給事中當屬第一。

“我們看爾瞻去,現在就走!”顧憲成十分高興,比自己升了官還興奮幾分,當下就吩咐人打轎子來,他要和趙南星一起,到鄒府去拜會鄒元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