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出發

九月二十五日張府報喪,二十六日,呂調陽等奏請奪情,二十六日當日,申時行入宮,二十八日皇帝下詔,撫慰張居正,但絕口不提奪情。

事情演化到如許地步,張居正父喪之事,已經牽扯到了整個大朝局,而其復雜詭異的程度,簡直是一本書也寫不盡了。

北京城,已經成了一個超級大漩渦,每個人都處在漩渦中心,不能自拔。

張惟功的車隊,卻是要在此時出發了。

整整三百五十輛大車,全部裝載著滿滿當當的麥子和各類雜糧,包括馬匹的豆料在內。當時,小冰期初顯端倪,北方各軍鎮自有的屯田已經開始逐漸減產,再十幾年後的萬歷中期,小冰期將會到達一個高潮期,那時候邊鎮缺糧會到達一個高峰期。

在萬歷末年到崇禎年間,遼鎮因為是抗擊後金的第一線,軍餉充足而物資不足,物價自然是高得嚇人,至於後金掌握的沈陽和遼陽等地,生產力不足,屠殺漢人,加上小冰期時期天寒地凍,一石糧食賣到十幾二十兩銀子都屬正常的事情。

現在軍糧只是在轉向惡性的道路上,惟功搞的這種大型貨運,一則是自己賺錢,另外也是要有改變明朝貨運能力不足的尷尬。

如果在幾個月前,他的雄心壯志暴露出來,將只能淪為眾人的笑柄,現在事實擺在眾人眼前時,便是足以傲人的能力了。

這些車輛,全部是眾人前所未見的四輪馬車……皇帝的各式禦車當然在其外了,每輛車,都是足足負重達四千斤左右,去掉四馬一路所需要的豆料和草束,加上車夫和助手攜帶的幹糧和雜物,每車抵達永平時,最少將有三千五六百斤的糧食運至,也就是說,每車有三十石糧之多,三百五十車,一次運糧超過萬石百萬斤,動員的人力只有數百人,這在大明,除了水運之外,完全是不可想象之事!

面對惟功等人的激動和驕傲,趙士楨卻是十分不滿:“其實如果滿載的話,應該是負重六千到七千斤,每車最少拉五十石以上,這樣才更轟動!”

趙士楨這陣子是最辛苦的一個,此時滿臉風霜,原本白白胖胖的臉也變的黑瘦了,兩手上也布滿了繭子,和惟功相似,他這樣的人也是在“道”和“技”上達到了一定的層次,只是惟功專注的是殺人的武術,而趙士楨更喜歡自己眼前的這些東西,能將這些馬車由無到有,從設想變為現實,這樣已經足夠叫他驕傲了。

事實上,張惟功也給了趙士楨足夠多的酬勞和尊敬,順字行上下,包括內部最核心的一群人,現在都是對趙士楨口稱先生,而不以俗套的大人之類的敬稱,至於私底下的老趙,趙老頭一類的妄稱,那就屬於另外一種範疇了。

莊子,名人字畫,古董,一樣接一樣的送到趙士楨的手中,還好趙士楨也真的不負所托,眼前這些車,前後用鋼圈加固,轉向軸的設計和制造十分精巧,車身加了很多精巧的設計,使之更牢固,下貨和上貨都很容易,甚至趙士楨連捆縛繩索用的小關節都考慮到了,還有裝工具的暗格,放繩子的底箱等等,車門,車身,車輪,樣樣都是智慧的結晶,可以說,在惟功不惜工本,召集了過千的優秀鐵匠皮匠木匠,提高待遇,用計件酬勞等方法管理起來之後,不論是速度還是質量,眼前這些馬車,就是這個時代大明手工業水平和設計制造水平的最高結晶!

“趙老哥!”惟功大笑道:“第一次遠行,我更關注的是及時,安全,有效的送貨到平遠,然後建立順字行在那裏的分店,在沿途的遷安,遵化等地,也要設立門店,等每隔數十裏就有我們的補給點和維修點,每隔一個縣治府城就有一個分店時,我自然就敢冒險了。”

確實,雖然他很幸運的得到了這個時代最高技術人員的幫助,制成了這一批馬車,經過很多精巧的設計,不論是在承重還是在減震上,順字行的這一批馬車都把大明本時代的那些大車甩的不知道有多遠……大明的馬車,最大的不論是牛拉還是用的轅馬,都是最多負重兩三千斤左右,這種車,在道路上行進十分困難,車印深,走上幾回官道就毀的差不多了,兩輪車,轉向也困難,毫無機巧,根本沒有減震的設計,不論拉貨還是坐人,都是一種恐怖的體驗。所以,大運河才是這個龐大帝國的生命線,沒有運河,明朝根本負擔不起建都北京!

而順字行的這些車,毫無疑問已經是大明科技樹上的頂端,現在惟功沒見過西方人的車馬,估計趙士楨這個天才手中做出來的,也未必會比同時代的歐洲佬差了。

一直要到蒸汽機發明出來,還有牛頓橫空出世,歐洲人在科技和工業實力上才把中國人甩的天差地遠,現在這個時候,綜合來說,兩邊相差不會太遠,真正的差距,反而是在軍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