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明師(第2/2頁)

自山村驚變,他的毅力和恒心,都因為一種情緒而左右著,但在今日之前,一直沒有破局的辦法。

自己再苦練,不得其門而入,也是毫無用處。他又不是佛家五祖那樣天生有慧根的人物,能夠自己成就不朽的功業。

張元功此次施以的援手,令得他可以劈破旁門,終得進入名山的路徑,惟功心中的興奮之情,又豈能用言語來表達萬一?

情緒激動時,他忍不住低聲吟道:“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千秋不朽業,盡在殺人中!”雖然這後世的詩十分平實,惟功是偶然看到,當時不以為意,但在此時此刻,惟有這幾句直白而酣暢淋漓的話,才能宣泄出他壓抑很久的情緒!

……

英國公張府闔府祭祀祖先,慶賀新年之時,整個北京城也是在一種祥和歡慶的感覺之中。

明年就是萬歷三年,對普通百姓來說,萬歷年和嘉靖年還是有很大不同。

嘉靖年間,現在的海內名臣海瑞在奏折中的話罵的很解氣,也很中肯,嘉靖嘉靖,也就是“家凈”的意思,家家戶戶,都把日子過的海落河幹,幹幹凈凈!

俺答犯邊,倭寇內犯,都是嘉靖年間的事,雖是慢慢平息,但帶來的創痛卻不是一時半會能愈合的。而民間財富,在歷次大兵戎和多次災荒之間,也被消耗一空,官府漸漸積弊從生,修路治河諸事不理,貪汙腐敗之風盛行,特別是嚴閣老執政的近二十年間,百官的銳氣和民間的財富一樣,漸漸都被蒸發幹凈,海瑞的痛罵,流傳民間,自是叫百姓們感覺十分痛快,而百官營救,甚至是嘉靖不曾立殺海瑞,也是因奏疏中一些東西確實打動了他。

嘉靖之後,隆慶皇帝即位後,高拱執政,這個河南老倌脾氣又沖又硬,做了不少撥亂反正的功夫,等到高拱下野,張居正執政之後,這幾年來,大明各地風調雨順,官吏奉職唯謹,國庫漸漸充盈,天下已經又是漸復盛世之感!

如果從天空俯瞰這座雄偉的城池,就能發覺,從皇城宮室到勛戚權貴,再到普通的百姓之家,到處都是祥和喜氣,到處都是在飲酒歡慶的人們,不論是富貴或貧窮,在這一天,闔家歡聚,祭祀祖先,飲宴同樂。

在街面上行走的人們,在這一天無疑是無比孤寂的。他們要麽是神色焦急,憤怒,要麽就是惶恐,傷心,這時候在外不能歸家的,要麽是討債的,要麽便是躲債的。

三節時清債是大明商家的傳統,不論是賒欠油鹽醬醋茶,或是布匹,甚至是小孩兒吃的糖豆兒零食,平時能賒欠盡管賒,只有在年三十這一天,討債清帳,到了初一,就是新的賬簿子立起來了。

在這一天不能清帳的人,只能躲在外頭,任憑自己家的門板被人敲的啪啪響,自己這一家之主卻是當縮頭烏龜。

“讓開,好死不死去投南池子去,在這裏磨旋個什麽勁!”

在城南的正東坊裏頭,一隊轎夫擡著八人擡的綠呢大轎,前頭四匹頂馬,上頭騎坐的都是明盔亮甲護衛,轎子兩側,十余騎校尉按刀護衛兩邊,轎子後頭,也有五六騎緊緊跟隨,一擡大轎,居然有二十幾個帶刀束甲的護衛,這樣的威風,在京城裏是難以想象!

地方官,有各色虎頭牌,什麽肅靜回避四品黃堂進士及第中順大夫都寫在上頭,但在京城,除了皇帝能用儀仗出行外,哪怕就是公爵侯爵,出門時也是得靜悄悄的,不能太講排場。

在京師,稍有不慎就犯忌諱,想講官體威風,求外放吧。

眼前這位,卻是毫無顧忌,他的部下,看到有幾個人在路中間失魂落魄的走著,上前便是一鞭子抽過去!

鞭花在高處炸響,動手的人身手利落,勁力很大,腰身在馬上絲毫不晃,光是揮鞭的動作就是這麽彪悍勁厲,這些護衛,可想而知是有什麽樣的身手。

“遊七,叫他們住手。”

“是,老爺。”

大轎邊上,有一個中年人,管家打扮,身著小帽青衣,長相卻是不俗,甚至能用儀表堂堂來形容,在他的制止之下,武官們收回鞭子,將人趕走了事。

“停轎!”

轎中人再次出聲,轎夫們電打了一樣,立刻停住腳步,八個健壯漢子,動作整齊劃一,光是這一手功夫,就不知道練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