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三思東山再起(第2/3頁)

後來的事實證明,薛季昶和劉幽求的擔憂是對的——武三思一朝鹹魚翻身,五大臣果然都死得很難看。

可張柬之等人早已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根本沒把薛、劉的警告當一回事。他們自以為替中宗李顯的復辟立下了汗馬功勞,手中又握有宰相大權,天底下再沒有誰動得了他們。況且武周王朝已經玩完,武三思徹底失去了靠山,能留著一條命苟延殘喘已屬不易了,還能翻得了什麽大浪?然而,五大臣錯了。

單憑武三思個人的力量確實做不了什麽,可要是加上中宗李顯的力量,五大臣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可是,一直以來,武氏集團無疑都是李唐皇族最主要的政敵,如今好不容易把武家勢力打趴下了,李顯為什麽還要重新起用武三思呢?

原因有二:一、他需要一支老牌的政治力量來制約五大臣。在李顯看來,無論是妻子韋後還是胡僧慧範等人,在朝中都沒什麽根基,要想和五大臣鬥,他們都太嫩了,力量明顯不足。而武三思則不同,自從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和武承嗣一起被召回朝廷後,他和武承嗣就成了諸武的當然代表,數十年來深深地介入了帝國政治。武承嗣死後,武三思就成了諸武唯一的領頭羊,在政壇上擁有廣泛的人脈和盤根錯節的關系網,雖然神龍政變後武家失勢,但是李顯一旦重新起用武三思,他原本的人脈關系必定會迅速恢復,從而形成一股堪與五大臣匹敵的政治力量;二、眾所周知,以武三思為首的諸武是神龍政變最直接的利益受損者,所以五大臣自然成了諸武的眼中釘和肉中刺。鑒於“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這一政治法則,李顯當然有理由把五大臣的敵人武三思變成自己的盟友,然後充分利用武三思對五大臣的仇恨,來逐步削弱功臣集團的力量,最終將他們鏟除。

神龍元年二月,也就是武周王朝覆滅的短短一個月後,武三思就重新活躍在了人們的視線中。細心的人們不難發現,武三思之所以這麽快就東山再起,最根本的原因固然是中宗李顯在政治上需要他,但是在武三思鹹魚翻身的過程中,卻有另外幾個人給他提供了莫大的助力。

那是三個女人。

第一個是中宗的小女兒——安樂公主李裹兒。

當年女皇武曌親自主婚,把她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正是因為這層親家關系,安樂公主就成了武三思和李顯之間的第一聯絡人。前文說過,安樂公主是李顯夫妻在貶黜途中所生,其誕生的過程頗為驚險,而且整個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是在荒涼的房陵度過的,從一出生就沒有享受過一天好日子,直到十五歲跟隨李顯回到東都,才獲得了一個公主應有的尊嚴和待遇。所以李顯一直對這個小女兒心懷歉疚,因而也就對她寵愛有加。有了這個李裹兒在武三思和李顯之間牽線搭橋,雙方自然就容易接近。

給武三思提供助力的第二個女人,就是唐朝歷史上的著名才女——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是高宗時期的宰相、著名詩人上官儀的孫女。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廢黜武後的詔書,事敗後被武後所殺,家族籍沒。尚在繈褓之中的上官婉兒隨母親鄭氏一同配入掖庭為婢。雖然身份和地位一落千丈,但鄭氏還是沒有放松對上官婉兒的培養。在她的精心調教下,上官婉兒從小就熟讀詩書,博涉文史,而且工於文詞,明習吏事,在各方面都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華。

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十四歲的上官婉兒受到武曌賞識,被免去奴婢身份,專門掌管宮中詔命,從此步入政壇。上官婉兒天生聰慧,而且善於察言觀色,所以很快成為女皇武曌身邊最得寵的女官。但是人總有疏忽的時候,有一次上官婉兒不知何故觸怒了武曌,論罪當誅,差一點就被砍了腦袋,所幸武曌惜其才華,赦免了她的死罪,只在她額上刺了一個印跡(黥面)以示懲戒。

上官婉兒犯錯的具體事由史書無載,但是民間卻長期流傳著一個頗為香艷的八卦故事。說的是武曌晚年公然寵幸二張,雲雨交歡也不避宮人耳目,上官婉兒因職務之便出入女皇寢殿,每每在無意中撞見A片的現場直播,剛開始自然是又驚又羞掩面而走,次數多了就不免春情蕩漾浮想聯翩。後來,婉兒便與張昌宗開始眉來眼去。有一天,兩人正在一處僻靜所在打情罵俏,女皇武曌突然出現。暴怒的武皇二話不說,抽出一把金刀刺向上官婉兒,當即割傷了她的左額,同時厲聲咆哮:“汝敢近我禁臠(男寵),罪當處死!”

二人嚇得面無人色,慌忙跪倒在地,拼命求饒,張昌宗更是替婉兒百般求情,武皇最後悻悻作罷,赦免了婉兒。雖然免於一死,但是那塊傷疤卻從此留在了婉兒的額上。為了掩蓋傷痕,聰明靈巧的婉兒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沒想到這朵遮醜的梅花卻讓她變得更加嫵媚。宮女們皆以為美,遂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從此這種“紅梅妝”便漸漸流傳開來,成了唐朝女性特有的一種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