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突厥叛亂(第2/6頁)

調露元年年底,帝國的北征軍集結完畢,由主帥裴行儉親率十八萬主力,另以豐州都督程務挺為西路軍,以幽州都督李文暕為東路軍,兩路皆受裴行儉節制,兵分三路直取東突厥。

為了一舉平定東突厥的叛亂,唐帝國此次一共出動了三十多萬大軍,其動員兵力之多,為高宗登基以來所僅見。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春,北征軍進抵朔川(今山西朔州市境內),與東突厥的前鋒部隊已經近在咫尺。由於在此次北征之前,東突厥叛軍曾成功偷襲蕭嗣業的運糧隊,所以裴行儉料定,此次突厥人一定還會故伎重施。於是他將計就計,挑選了一些老弱殘兵偽裝成運糧部隊,負責押送三百輛糧車,同時在每輛車中隱藏五名勇士,一律裝備勁弓和長柄大刀,專等突厥人上鉤。

果不其然,唐軍的“運糧隊”剛出發不久,東突厥的偷襲部隊便呼嘯而至。按原定計劃,那些押送糧草的老弱殘兵立刻一哄而散。突厥人搶了糧車後,毫無戒備,紛紛下馬飲水。就在此時,埋伏在糧秣車中的唐軍勇士突然沖殺出來,東突厥軍猝不及防,頃刻間便都成了唐軍的刀下之鬼。

首戰告捷之後,唐軍主力迅速北上,於三月進抵黑山(今內蒙古包頭市北),在此與東突厥叛軍的主力展開決戰,一戰便將其擊敗,生擒叛軍首腦之一阿史德奉職。

經此一役,東突厥叛軍元氣大傷,軍心開始動搖,當初參加叛亂的二十四個部落個個心懷鬼胎,都想要自我保全。可汗麾下的幾個部落酋長經過密商,最後幹脆刺殺了新立可汗阿史那泥熟匐,砍下他的首級投降了唐軍。

其余部眾不敢再與唐軍交鋒,隨後便在阿史德溫傅的率領下倉皇退守狼山(陰山)。

北征軍的東、西兩路尚未出擊,裴行儉的中路主力就已基本平定了叛亂。捷報傳至長安,高宗大喜過望,即命戶部尚書崔知悌到前線去慰勞官兵,並處理善後事宜,同時命裴行儉班師回朝。

高宗之所以急著把大軍調回,目的是要應付日趨緊張的吐蕃戰事。

這一年,吐蕃攻陷大唐西南的軍事重鎮安戎城(今四川理縣西),致使西洱諸胡(今雲南洱海湖一帶)全部投降吐蕃。隨後,吐蕃完全占據了羊同(今西藏西北部)、黨項(今四川西北部)以及諸羌的地盤,向東威脅大唐西部的涼州(今甘肅武威市)、松州(今四川松潘縣)、茂州(今四川茂縣)、巂州(今四川西昌市),南部邊境與天竺接壤,西陷安西四鎮,北抵東突厥,疆域縱橫萬余裏,其勢力空前強大,如日中天。

裴行儉班師時,無論是高宗本人,還是朝中的大臣們,幾乎都認定東突厥的叛亂已經平息。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料到——東突厥殘部並未放棄復國的念頭。

很快,他們就將卷土重來。

斬草而不除根的結果,就是給對手以喘息之機,並且讓對手變得比原來更加強大!

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正月,東突厥的一個酋長阿史那伏念又在部眾的擁戴下自立為可汗,隨後又與叛亂首謀阿史德溫傅聯手,重新糾集了叛亂各部,於是聲勢復振。

裴行儉再度臨危受命,率右武衛將軍曹懷舜、幽州都督李文暕,第二次踏上了北征之路。

三月,唐軍前鋒曹懷舜部剛剛越過邊界,就得到一個來源不明的情報,說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溫傅正在陰山北面的黑沙巡視,隨從騎兵不足二十人。曹懷舜為了搶一個頭功,當即親率一支精銳騎兵直撲黑沙。可到了目的地後,不要說突厥可汗,連一個鬼影都沒見著。曹懷舜大為沮喪,只好往回撤。

當人困馬乏的曹懷舜部撤至長城北面時,突遇阿史德溫傅。雙方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遭遇戰,隨即各自引兵而去。此時,唐軍的第二梯隊李文暕、副將劉敬同也已率部越過長城,與曹懷舜會師於橫水。就在這時候,阿史那伏念的主力突然出現,而阿史德溫傅也迅速折返,與阿史那伏念合兵一處,將唐軍團團包圍。

由於曹懷舜此前誤信假情報,導致部隊長途奔襲,消耗了大量體力,此刻又是倉促迎戰,戰鬥力明顯不如突厥人。所以曹懷舜不敢戀戰,只好和李文暕部一起結成方陣,且戰且退。

突厥人緊緊咬住唐軍,整整追擊了一天一夜。第二天,趁著一次刮順風的機會,阿史那伏念命令部隊發起總攻。唐軍的方陣被沖亂,曹懷舜等人一見大事不妙,趕緊扔下部隊,拍馬便逃。指揮官一跑,士兵們更是爭相逃竄,大軍當即崩潰,被殺者不計其數。

後來曹懷舜又擔心跑不出突厥人的包圍圈,為了保住性命,只好收拾金帛前去賄賂阿史那伏念,請求議和。阿史那伏念也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主,他見金帛的數量不少,便欣然與曹懷舜議和,殺牛盟誓,然後引兵北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