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4 努力反思的維爾納(第4/4頁)

但也有一些人,他們想了解一切。他們課後找我,請我給他們推薦書籍。他們決心埋葬過去。他們給了我希望,使我想起我作為連接環節的作用。我有幸在幸存者中長大,這一殊榮迫使我將我知道的一切講出來,傳下去。

回首往事,我當然知道我是一個黨衛軍的兒子,我的家庭在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罪行中起了直接的作用。直到很晚我父親才脫離黨衛軍,自願上前線。我認為這無法抵消他在此之前所做的事情。我一想起他曾告發自己的家人,仍會感到煩惱。

但無論如何,我們家人不同的命運也反映了二十世紀德國的特點。一個祖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另一個祖父成了共產黨;父親是黨衛軍軍官,他告發了自己的繼父;兒子認為共產黨祖父是他的榜樣,成了一名左派——歷史變化無常,令人不可思議。

再說說女人。祖母曾過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從有二十間臥室、女仆、廚子和奶媽的地主生活,到只有三居室的左派工人的生活。母親極其溫柔,與其生活在一起的丈夫卻是個絕望的人。

祖父從來不是斯大林主義者,對東方陣營的官僚們也沒有用處,他一直是我的榜樣和積極的德國人的典範,我特別強調“德國人”。我沒有像我們這一代許多人那樣,由於憤懣而與老一輩人產生隔膜。我愛那老人,他對我來說始終是一種象征,證明“另一個”德國始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