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第3/3頁)

“她拒絕了?”

“她說她會在三年之後予以考慮。”

“這比光說個‘不’字還要糟,”菲利蒙說,“這是個三年之期的‘不’。”

“我們總逃不脫她的手心,因為她有錢。”

“我聽到上年紀的人在一起談話,”菲利蒙說,顯然有點離題,“沒想到能學到那麽多東西。”

“你想說什麽?”

“修道院最初修建磨坊和漂染坊、挖掘魚塘、圈起野兔圍場時,副院長們都立下規矩,鎮上人必須要用修士的設備,而且要付費。他們不準在家磨自己的糧食,不準自行踩踏漂洗,他們不能有自家的魚塘和圍場——他們只準買我們的。這條規矩確保了修道院收回成本。”

“可是這規定不是已經沒用了嗎?”

“是改了。由於不再禁止,人們只要付罰金,就獲準使用他們自己的設備。這樣,那條規定就在安東尼副院長主事期間廢除了。”

“如今各家都有一台手推磨了。”

“而且所有的魚販子都有了魚塘,有六七個圍場,染匠們讓他們的妻兒踩踏來漂洗自己的布匹,而不把布帶到修道院的漂洗房來了。”

戈德溫興奮起來了。“如果所有的人都要為使用自己的設備這一特權付罰金的話……”

“那就是很大的一筆錢了。”

“他們會像豬一樣尖叫的。”戈德溫皺起了眉頭,“我們能證明我們的說法嗎?”

“有很多人還記得罰金的事呢。但這事一定寫在修道院記事的什麽地方了——大概在《蒂莫西書》裏面。”

“你最好找出來罰金到底是多少。如果我們要以援引先例為由的話,我們最好要站得住腳。”

“不知我能不能提個建議……”

“當然能啦。”

“您可以在禮拜天上午在大教堂的布道壇上宣布新制度。這就可以強調是上帝的旨意。”

“好主意,”戈德溫說,“這正是我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