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三百年間他第一

這個人就是範仲淹。他很清楚,要達到上面推論的結果,就必須得回到最初的原點——搞定閻文應,先把呂夷簡在皇宮裏的黑手砍掉。

這實在有難度,閻文應的罪證本就模棱兩可啊,也正是因為這個,閻文應才敢、呂夷簡也才敢強留在京城裏。但不要臉的,永遠都比不了不要命的。範仲淹的本質,就是在做任何事時,都要做到一個極致。他現在要不顧一切地參倒閻文應,所使用的招數就比那些台、諫官員強悍上百倍。

可以說是大宋三百余年裏文官系統裏所僅見。他絕食了。從上書彈劾閻文應那天開始,他就把自己的長子叫到了身邊,告訴他家裏的一切都交給你了,這次“吾不勝,必死之。”與奸相、閹黨勢不兩立!然後絕食開始。就是要讓皇帝明白。

不管有沒有罪證,閻文應必須處罰,不是他死,就是我死。你看著辦吧。

在這種壓力下,知諫院方面的姚仲孫也同時再次上奏,才把閻文應趕出了京都。結局很奇妙,出了京城的閻大太監沒走多遠,就死在了路上。這似乎有點耐人尋味,說死就死,正常死亡?如果一定要再找出點發問的理由,可以參照一下閻太監的發配地點——嶺南。

北宋時期的嶺南可不是現在的旅遊勝地,其惡劣的程度可以直接發放死亡證明。從這時起,直到北宋亡國,官員的處罰除了直接砍頭之外,發配嶺南就是最嚴重的了。

事情截止到這裏,言官與範仲淹已經勝利,他們既定的所有目標都已經達到。閻文應死了,呂夷簡的宮中黑手也被斬斷,那麽是不是應該休息一下,恢復正常工作了?就算要繼續鬥下去,也得講究一下節奏,至少也要讓年輕的皇帝有個喘息適應的機會吧。

趙禎也正是這樣想的,他去舉行郊祀大典之後,照例加恩百官,但這次有額外。他加封宰相呂夷簡為申國公、參知政事王曾為沂國公。潛台詞很明顯,殺了閻文應朕有點抱歉,但朕還是很信任你的,呂夷簡,你好好幹,我很喜歡你。

這同時也是給朝臣們的一個信號,首相大人並沒有失寵,這事兒結束了,再別揪著不放。別來煩我!可是這對範仲淹無效,再次重復一下前面說過的話,範仲淹不論做什麽,都會達到一個極致。他已經認定了呂夷簡是個奸邪,那就一定要把他扳倒,這其間絕對沒什麽斡旋、折扣可打,不是我死,就是他死!

但他絕不魯莽,大宋三百余年間第一人做事是超級嚴謹、細致、入微、有理有據的。他要花巨大的精力來做一件事,這件事完成後,任何一個稍有理智的人都會贊同他,那時就是呂夷簡勢力崩潰,身敗名裂之時。

《百官圖》,這是範仲淹精心繪制的,詳細記載著近年以來,呂夷簡當政之後,文武百官的升、遷、降、謫之路的列表。其中一一指出,哪些官員的升遷是正常的,哪些是呂大宰相一手遮天,強升暗降的。真是以事實為依據,以大宋律法為準繩,清楚明白地挑明了一切。

陛下,只要您認字,只要您稍有一點點的公道之心,就應該知道怎麽做了吧?再不采取措施,就得“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了!”到底是姓趙,還是姓呂?這個沒有謀策定國之功如趙普、也沒有挽危局扭乾坤重立江山之功如寇準的小小太平宰相,居然囂張到了這步田地,陛下您不廢了他,還等什麽?

如上所說,完全成立,範仲淹百分之百地深信,只要這張圖遞上去,讓皇帝看上十分鐘,呂夷簡的死期就到了。

但事實永遠都出人意料,這樣的重量級作品呈交了上去,只換回來了呂大宰相的八個字:“仲淹迂闊,務名無實。”範仲淹這個小同志,是個只講大話,不通世務,不切實際,只想搏出位爭名利的人。之後這個《百官圖》就不了了之了。

不、了、了、之!範仲淹氣得都快爆炸了,我們設身處地地為他想一下,這個《百官圖》是容易做出來的嗎?先說一下得有怎樣的心胸和抱負才會想做這件事,這幾乎把現有的官場完全涵蓋,把每一個同僚都扯了進來,揭老底、報出身,從根子上分出來三六九等,這得得罪多少人?!而且毫不誇張地說,這樣的得罪,還有辦法再挽回嗎?

這是決心,再說具體工作量,想一下範仲淹才剛剛回京,他就算已經到開封府上班了,可以充分利用手邊的資源來了解官場,解剖官員,把每一個人的履歷都弄到手,但那又得需要多少個工作時?最後還得咬緊牙關,拼著一身剮,才敢於把它交上去。

試想這一步步,是多麽的不易、艱辛、勇敢、華麗,而且還那麽的……影視啊。聯想一下現代,我們每個人都看過了太多的反腐敗、反黑惡的電影電視劇,那麽多的黑幫、贓官不都是這樣覆沒的嗎?比如,某個涉黑犯惡的大集團,多年橫行霸道,沒人敢管,終於有一位鐵肩擔道義的英模人物費盡心機收集證據,上交中央,然後黑惡勢力曝光,就此完蛋。於是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各級領導淚花盈盈走上前來,對英模說,好樣的,繼續做,我們永遠支持你……不都是這樣的嗎?為什麽輪到範仲淹就不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