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國王駕崩,國王萬歲(第3/6頁)

可想而知,吉斯兄弟並不願意成為暗殺的對象,故而對那些參與密謀者,以及在戰鬥中有幸活命而不幸被捕的人施加報復。許多人被絞死,也有許多人被縫進口袋扔到河裏。其中,高層分子在處死前受審訊。最終有52人被判叛亂主謀而處以斬首,宮廷上下所有人都來觀摩處決。據記載,吉斯公爵這樣挖苦道:“我不懂他們在爭論什麽,不過我懂得怎麽砍掉他們的腦袋。”

凱瑟琳和科利尼之間的密切聯系就是從此刻開始的。王後明白這些事情會對其子的統治造成不良影響,卻依然無能為力,正如她丈夫生前一樣。據記載,凱瑟琳有一次降貴紆尊,為一名死囚犯求情,卻遭到拒絕。提督似乎對胡格諾派的陰謀毫不知情(如果他也參與陰謀的話,應該不會允許如此業余的軍事行動),被事後的處決嚇得目瞪口呆。尋找盟友的科利尼,第一個勸說凱瑟琳主政,和日後的事態相比,這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很明顯,只有積蓄政治力量,才能讓這位悲痛的未亡人振作起來。王後聽到了科利尼的建議之後,很快停止了號泣,平復了語調,開始小心翼翼地——謹慎是凱瑟琳的最大特點——奪取政權。最開始,她只是收集信息。胡格諾派究竟想要幹什麽?果真像吉斯家族所說那樣,他們要推翻國王嗎?國內的危機應當完全歸罪於吉斯家族嗎?

王後為此咨詢了王家掌璽大臣米歇爾·德·洛斯皮托(Michel de L'H spital)等人。洛斯皮托本人傾向新教信仰,不過形式上大為溫和。他向王後解釋,胡格諾派中大多數支持國王和王室,希望和平。問題在於,新教運動或多或少為渴望政治權力的極端分子所挾持。極端分子利用了吉斯家族統治下人們的普遍不滿,尤其是對其迫害政策的不滿,以達到個人野心。洛斯皮托認為,應該召開一次大公會議,商討天主教和新教信條——在他看來此事輕而易舉——由此讓少數派得以消弭不滿,乃至於獲得他們的支持。他建議,“在此之前,我們必須盡量善待對方”。

召開一次大公會議,就能解決宗教沖突。凱瑟琳很喜歡這個想法。雖然從小在修院長大,但是說到宗教信條,凱瑟琳卻並不在行,她本人也並非特別虔誠。在信仰方面,雖然凱瑟琳表面上恪守傳統,但並沒有特別強烈的信念。改變傳統——比如,為了安撫新教徒,布道時采用法語而非拉丁語——來換取和平,似乎代價不大。

更重要的是,在新舊教兩方的溫和派中,洛斯皮托都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就連洛林樞機主教本人也準備召開一次大公會議來解決宗教爭端,表示“將不惜生命代價,尋回迷失的羔羊”(不過他並沒有大肆宣揚,免得胡格諾派針對他)。之前也有類似會議,確實產生了效果——神聖羅馬帝國的各諸侯此前就是通過一次會議解決了他們之間的教條爭議。當然,德國的改革家屬於信義宗,而胡格諾派屬於加爾文宗,但他們之間的區別在王室(天主教徒占多數)看來並不明顯,他們覺得宗教改革家的多數要求都不可理喻,懶得對各種新教派別加以區分。

初涉政壇的凱瑟琳熱情高漲,贊同召開會議。她和科利尼、洛斯皮托一道開始在宮廷中各派之間斡旋,推進自己的主張,消弭敵對派別之間的敵意。雖然亨利在世時她有時也參與政府事務,不過那是受命於人,作為亨利的代理人打理政務。此次在宮廷中遊說,則是凱瑟琳初次獨立參與國事,凱瑟琳發現自己熱衷這項活動。凱瑟琳大獲成功,她認為成功的原因是自己的政治手腕高超,但事實上,清心寡欲和降尊謙和的名聲是更重要的因素。王後在宮廷中一向低調,甚至可說是被人忽視,人們自然認為,王後理應繼續這樣。服從這位矮胖慈祥的凱瑟琳有什麽關系呢?就算意見不合,到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輕易逼她讓步。

所以,人們對凱瑟琳言聽計從,她甚至說服了吉斯家族——至少在理論上說服了他們。八月將在楓丹白露宮召開一次預備會議,屆時將提議組織一次全國性會議以解決宗教沖突。與此同時,為了防止國內形勢進一步惡化(在公會議得以力挽狂瀾之前),宗教迫害——似乎是一切不愉快的罪魁禍首——暫時平息下來。這一措施還能將洛斯皮托所謂“正直的”胡格諾分子——也就是溫和守法的胡格諾派——和“邪惡的”胡格諾分子區別開,後者更為激進,堅持公開而高調地進行宗教活動,堅持對外傳播教義,堅持漸進地挑戰現狀。如此一來,這些滋事者將能更容易地辨別、抓捕,並被控暴亂——毫無疑問他們是有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