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蜜月”

如果要問,近代以來中國與哪個國家的關系曾最為親密,恐怕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會是蘇聯,那個當年的“老大哥”。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裏,中國雖然還有過越南、阿爾巴尼亞、朝鮮這樣一些親密盟友,或被稱作“同志加兄弟”,或被喻為“用鮮血凝成的友誼”等等,但在與這些國家的交往中,中國的付出遠遠大於所得,而且大得不成比例,幾近匪夷所思。唯獨在與蘇聯“老大哥”的關系中,在國防、經濟、科技等諸多領域裏,中國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上世紀50年代的中蘇關系,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的國與國關系,而這種特殊關系的形成是有其歷史淵源的。中共的誕生與崛起都離不開蘇聯的幫助,早期的活動經費大多來自蘇聯(通過共產國際)不說,即如“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抗日統一戰線”這樣一些攸關中共自身生存與發展的戰略,也都有蘇聯的主導和影響在裏面。中蘇交惡之後,蘇聯在中共奪取政權和新中國建設中的正面作用被一再淡化,而蘇聯對中共建政和經濟援助的某些負面影響則被不斷誇大。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蘇恢復正常關系以後,中蘇之間的這段歷史才得以復歸相對客觀的敘述。隨著蘇聯解體,其內部档案的大量披露,蘇聯對中共的資助及遙控又有了更多的佐證。

不可否認,蘇聯對中共的援助,除了基於“輸出革命”的目的外,也有國家地緣政治的考量,希圖在東方中國建立一個親蘇的政權,以牽制咄咄逼人的日本。蘇聯早先除了援助孫中山,還曾寄希望於馮玉祥,甚至試探與吳佩孚合作,但最終還是把寶押在了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身上,促成了中共與國民黨的第一次合作,支持並援助國民黨發動北伐,統一中國。不料,1927年北伐進行中,國共反目,蔣介石大肆屠殺共產黨,也將蘇聯置於一種尷尬的境地。但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蘇聯一直在審慎處理與國共兩黨的關系,既與國民政府維系著正常的邦交(雖因1929年的“中東路事件”而一度斷交,但在抗戰爆發之初,又成為唯一向國民政府提供軍事援助的國家),暗中則一直沒有終止對陷於困境的中共提供幫助。

當1949年中共在內戰中勝出,一舉奪取全國政權的時候,蘇聯無形中也跟著成了最大的贏家,就像天上突然掉下個大餡餅。中共奪得政權,對蘇聯而言至少有雙重意義:一是創造了“輸出革命”的成功範例,社會主義陣營得到空前壯大;二是中國的“改朝換代”,及其“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使得蘇聯徹底解除了來自東方的隱患。有了這樣一些歷史的、政治的、地緣的種種背景,中蘇之間的關系在當時想不親密都不可能。

《老照片》裏不乏反映中蘇“蜜月”的照片,以及當事人的回憶,為特定時期的中蘇關系留下了鮮活的記錄。

1951年,朝鮮戰爭爆發後不久,年僅十六歲的李功,被選調到駐遼寧某地的蘇聯航空兵六十四軍軍部,為斯柳薩列夫軍長擔任貼身警衛。這張照片(圖一)是李功(右)陪同斯柳薩列夫軍長到野外打獵歸來後拍攝的,中間手持獵物的是軍長的副官雅沙,站在左邊的是軍長的司機。他們都身著中國軍服,也沒有佩戴軍銜。這個航空兵軍根據中蘇雙方的約定,派來支援抗美援朝戰爭,對外絕對保密。這是社會主義陣營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陣營首次真槍實彈的較量,參戰的蘇聯空軍對自己的使命也有清醒的認識,他們在例行動員中一再向官兵強調,他們既不是在為中國打仗,也不是在為朝鮮打仗,而是在為自己打仗。李功人很機靈,深得軍長夫婦喜歡,拿他當自己的家人一樣,為稱呼方便,還給他起了個俄文名——別佳。他被安排住進軍長夫婦套房的一間小屋裏,而軍長夫婦的套房其他人都不能隨便進出,連他的副官雅沙也不例外。在三年多的時間裏,李功出色地完成了警衛任務,兩次榮立三等功,並於朝夕相處中,與軍長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小女兒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李功在回憶文章的結尾,滿懷深情與關切地說:“時光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我的那些蘇聯紅軍戰友可還健在?……如今蘇聯解體,蘇共變成了俄共,失去了執政黨的地位。我的那些為中蘇友好做出過貢獻的戰友們,多數都是蘇共黨員,不知他們能否躲過時局動蕩的劫難?”

圖一 1950年代初,李功(右)陪同斯柳薩列夫軍長到野外打獵歸來後所拍攝。中間手持獵物的是軍長的副官雅沙,站在左邊的是軍長的司機。

在蘇聯空軍入駐東北、介入朝鮮戰爭的同時,大批的蘇聯專家也被派到中國,參與新中國的各項建設。圖二是蘇聯倉蟲防治專家莫若洛夫參觀浙江余杭縣倉前區糧庫“無蟲倉”時,與糧庫職工的合影。照片的提供者許景旺先生只為這張照片寫了一則簡短的說明,其曰:“1953年10月,浙江余杭縣的糧庫成為了‘無蟲倉’。中央糧食部為推廣余杭的經驗,特邀蘇聯倉蟲防治專家莫若洛夫前往考察指導。在考察過程中,莫若洛夫嚴細認真,一絲不苟,令浙江省糧食系統的老人至今難忘。”身著西裝的莫若洛夫身居畫面中央,神情怡然,被清一色中山裝的糧庫職工簇擁著,大有眾星拱月之概。這張合影照片,正是蘇聯專家在中國人心目中地位的真實寫照。不少回憶文章在談到蘇聯專家時,對他們的敬業精神與專業素養多有佳評,而這位“令浙江省糧食系統的老人至今難忘”的莫若洛夫,不過是眾多蘇聯專家裏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