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變生肘腋 引狼入室(第6/16頁)

衛立煌

衛立煌一八九六年出生於安徽合肥衛楊村,武昌起義時,十五歲的衛立煌應募到安徽廬州軍政分府當兵,討袁時隨侍吳忠信入粵軍。一九一七年孫中山南下護法,衛被薦當了大元帥府衛士,不久因負傷調許崇智部當排長,後屢建戰功逐級陞到團長。一九二五年粵軍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蔣中正任軍長,衛任補助旅旅長。北伐時,衛與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誠都是第一軍的團長,後來都陞師、軍長、總司令,號稱五虎將。一九三二年十一月,衛率第十四軍克復共軍老巢安徽金家寨,蔣委員長親赴前線慰勞,明令在金家寨設立縣治,命名為立煌縣,頓時衛氏聲名大噪。此後他歷任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二戰區副司令長官、一戰區司令長官、河南省主席、遠征軍第一路軍司令長官、陸軍副總司令、東北行轅代主任、國民黨中執委等要職,國家待他不可謂不厚,可是由於他耽迷權力,缺乏堅定立場,始則嫉妒、怨懟、心懷不滿,為潛伏在身邊的共諜打中要害,最後走上附逆道路。

衛立煌對中樞離心離德起源於下列諸事:

一、一九二七年八月,孫傳芳七次渡江反撲,第一軍在何應欽軍長統率下以寡敵眾苦戰一週,龍潭之役擊潰孫軍精銳肅清江南殘敵。論功行賞時,劉峙、顧祝同皆陞軍長,十四師師長衛立煌被保送陸軍大學特別班學習,他產生怨懟。二、攻佔金家寨後,政府未委任他當安徽省主席,卻調他到陳誠麾下任贛江清剿總指揮,他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堅不赴任。三、按例各戰區司令長官都兼任轄區內最大一省的主席掌管全戰區軍政大權,但由於衛與中共往來頻繁,中央推遲發表他為河南省主席,而讓方策暫代。衛從爭權奪利出發,又懷恨在心。四、遠征軍打通中印公路後,中國遠征軍司令部擬改組為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衛躊躇滿志想當總司令,不料中樞任命何應欽,衛任副職,他權迷心竅不肯就職也不辦移交。五、一九四八年一月十七日中樞調他執掌東北軍政大權,他想新建一個兵團,趁亂抓實力以掌握錦州、長春、瀋陽的軍權,但事與願違,連一個師也沒組成,為此他又對蔣介石耿耿於懷。

在二戰區,他把中央派去的政訓幹部明陞暗調統統送走,專找同鄉與左傾學生來充當幕僚,以培植親信,也藉此向中共拉關係,以便與中央討價還價。中共編印的《群眾》雜誌對他吹捧備至,打中了他的虛榮心,潛伏在二戰區第九軍軍部任秘書的共諜劉毓珩乘機推薦該文作者趙榮聲為戰區長官部少校秘書。此後趙在衛身邊既諛稱衛是「名垂青史的英雄」,又向衛灌輸共產理論,煽動衛發牢騷。在趙影響下,衛繞開國軍政工系統,在二戰區組建「戰地工作團」,命劉毓珩任主任,趙榮聲等三人為委員,安插「抗大」畢業生、八路軍西北戰地服務團成員為骨幹,還秘密發展中共黨員、組建軍內分支機構,在二戰區長官部窩藏、輸送了數百名共幹。一九三八年底,衛陞任一戰區司令長官,把趙榮聲帶到一戰區任長官部機要秘書。抗戰爆發後,衛幾次會晤周恩來朱德,還私自赴延安見毛澤東。受到共方熱烈歡迎後,他背著中央批條發給八路軍一百萬發子彈、廿五萬顆手榴彈、一百八十箱牛肉罐頭外加三個師的夏服、醫療器材以及五十部電話機、兩部電話總機,還通知八路軍把國軍在晉南運城、臨汾的軍火物資全部運走。此舉使共軍三萬殘部得以重整旗鼓發展壯大。衛在包庇扶持共諜方面舉措如下:

一、中樞電令查究共諜趙壽山,衛故意將此絕密公事交「戰地工作團」處理,以「查無實據」搪塞中央,致使趙壽山得以長期潛伏卅八軍充當師長。二、一九三九年中央封閉了除洛陽和西安以外所有的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衛堅持保留八路軍駐洛陽辦事處,使南北兩支共軍的人員有一個中轉休息站,延安所需物資也可在洛陽籌辦。彭雪楓從衛手裏索取到大批軍用物資和一套五萬份之一的軍用地圖,為新四軍突襲韓德勤部、殘殺李守維將軍等各級軍政官員奠定了物質基礎。三、軍統局發覺趙榮聲靳明夫婦的真實身份,衛硬說是壞人為報私仇誣賴他的部下,把公事頂了回去;軍統查明孟用潛是蘇俄第三國際間諜鮑羅廷的秘書,孟聞風躲到衛處,天黑後衛用自己的汽車送孟逃走;衛麾下不少人通共東窗事發,均被衛包庇過關。四、一九三九年冬,共軍在河南、晉北、河北等地製造磨擦進攻國軍,衛以戰區司令長官高位,竟嚴守中立。如中共策反晉綏軍,孫楚將軍腹背受敵向衛求援,衛置之不理,見死不救。共軍解決朱懷冰部後,蔣委員長電令衛把共軍趕出太行山,衛下令部屬萬勿對共軍開火,且邀朱德到晉城、洛陽商談,重劃防區,請共軍暫時退回去。五、一九四〇年夏,國軍官兵遵令集體加入國民黨,但機要室無一人願為趙榮聲擔任入黨介紹人,趙勢必要離開國軍。衛立煌不欲斷了趙這條內線,竟命令第九軍軍長郭寄嶠充任趙的介紹人,再度朦混過去。一九四一年新四軍事件後,國軍發動鋤奸,長官部機要室秘書孫鼎禾在會議上公開指控趙係共諜,該室主任戴允孫為了討好衛立煌,故意把孫秘書壓了下去。六、九十三軍劉戡軍長的秘書余貽澤(楊公素,中共建政後歷任駐尼泊爾越南希臘大使)事敗被捕,關押在洛陽勞動營內。趙榮聲托熟人代為活動,使余受到特別優待,因而得以伺機脫逃。此後趙避風頭幾個月不上班,一九四二年衛調任西安行營主任前,保送趙榮聲、靳明夫婦回成都燕大唸書,再次使趙逍遙法外。同年八路軍洛陽辦事處處長袁曉軒(自新後官至軍統局東北特種技術組少將組長,中共建政後被關押卅年)投向政府,揭露衛立煌通共的內幕,前線奉令緊急追查,衛立煌卻避過了追查,到遠征軍就任。七、衛向延安和八路軍總部發電報時,不通過長官部電台,而是把電稿交付八路軍的聯絡參謀,由八路軍洛陽辦事處的電台用密碼代拍。一九四八年衛在東北剿總時,用密電向遠在巴黎的甥婿汪德昭聯絡,由汪轉發延安。衛接著邀汪德昭回國出任東北剿總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接上趙榮聲遺下的工作。八、一九四八年一月衛赴東北就任剿匪總司令,先向蔣介石伸手要了五個軍的實力。可他到了瀋陽就一直按兵不動,按中共指示「利用時機,做有利於『革命』的事」。當時林彪部在東北收編土匪、偽軍、馬賊一百三十萬之眾,連續發動七次猛攻,二月七日陷遼陽,廿六日佔營口,三月十四日四平失守,衛立煌卻一直不予救援,光做整補訓練、修築工事等小事。為此,蔣介石兩次召他回南京催促出兵,他總是藉故推諉,拒絕執行國防部打通瀋陽向外交通線的計劃。八月廿五日國防部擬就撤出瀋陽兵力、瀋、長、錦協力作戰由大連營口撤向關內之計劃,已由蔣介石批準執行,倘計劃成功,國軍百萬精兵退入華北,尚大有用武之地,至少也能保住江南半璧河山。可恨衛立煌處處刁難,當時瀋、錦、長三市補給全賴空投,而空運接濟數極有限,長春餓斃者逾十六萬人,衛仍無動於衷,他第三次回南京仍堅拒出兵解錦州之圍。九月廿五日林彪率廿萬眾猛攻錦州,衛遲至十月八日始派兵增援,顯已無濟於事。十月十五日錦州失守,國軍喪師七萬人,第六兵團司令、剿總副司令範漢傑被俘,衛立煌乃是罪魁禍首。蔣介石派參謀總長顧祝同去瀋陽監督軍令時,衛召集高級軍官開會,引導眾將官反對出兵。十八日,蔣介石親臨瀋陽指揮戰事,但因戎機已誤,終未挽回頹勢。廿三日長春失守,十一月二日瀋陽陷落,衛搶先登機(由烏鉞駕駛,後烏陞空軍司令)撤回北平。他按兵不動是為了拉一點隊伍,增加投共的資本,遂一手造成國軍精英百萬人犧牲的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