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秋聲紫苑 24 畏禪讓權奸預籌謀 乘天威福公泛海流(第5/9頁)



  福康安第二日即取道旱路,先行急赴太湖水師,這是他父親早年練過的兵,這幾年他料理軍務,常常加意囑托訓練,整頓軍紀,修繕火炮,料想稍加提調協統,立刻就能從黃河入海口處下海到福建會兵進剿的,始料不及的是這裏的渡船、炮艦、淡水倉、開山炮也都到了更換期,那些船艦在太湖水域中遊戈遊戈,擺擺陣勢給百姓看,嚇唬嚇唬零星水匪什麽的,自然遊刃有余,船外頭上了漆,裏頭的木頭多有朽糟了的,禁不起大風狂浪拋起拋落,在船上發炮,有幾只好端端的艦竟震散了板兒。實地視察,十分之七不能用於海戰。福康安無奈,知道李侍堯先期到了福州,行文移咨命李侍堯就地趕造火炮,所有跟從的官員都去征用民船,另督新造軍艦,忙得不可開交處,颙琰憲票廷諭連連催促,戶部叫苦連天說“沒錢”,和珅又裝模糊兒,虛應承不給實惠,接連又是幾道嚴旨,口氣也變得毫無通融“爾福康安亦畏敵耶?何以故再三搪塞,至今不能前往福建水域?朕思爾尚不至玩敵貽誤軍機也。萬盼早奏捷音,勿使朕失望也!”福康安一輩子出征都是輕騎快戰,後勤輜重毫無滯礙,惟獨這次步履艱難如行荊棘,連連催命之下又無由剴切告訴,只好咬牙挺著,命海蘭察先帶一千艘戰艦到福建海面集結,自己自晨挑燈視察督造,至昏夜三更提燈回中軍稍作憩息,忙累得瘦了一圈。未出兵已消耗了庫銀七百余萬兩,七死八活間趕到四月,已是被訓斥催促得七竅生煙,氣不打一處來,船艦也總算下海了,其時已是六月,比預期的整整遲了三個月。

  但台灣的局勢已經是危若累卵一絲之懸。自三月間,閩浙總督常青在福州坐不住了,也是他平日孝敬和珅得惠,和珅讓海寧轉告“若不即時赴台力挽狂瀾,恐君禍在不測”,因此也就不顧了萬金之軀親自赴台“為王前驅”。

  福州城百姓但聞台灣“有事”,督帥親自出馬,還以為定必是馬到成功,家家戶戶擺設香案、香花醴酒送他出海。常青自己看周匝太平無事,上馬出城、下碼頭入海,文武官員簇擁相送,百姓萬頭蟻攢矚目相望,在大陸上也還得意的。在鹿耳門登陸便覺得不對,官軍連營結寨,畫角鼙鼓之聲四面呼應,偌大鹿耳門灘頭檣櫓如林刀劍森立,幾千兵士龜縮在營寨之內,一步不敢邁出寨門,原先那一點子虛驕之心一下子化為烏有。

  幾百名中軍戈什哈又加了一千精銳勉強護送他到台灣城,一路上東邊“咚”的一聲炮響,西邊“砰”的一聲鳥銃,火箭響箭“日日”地在頭上身邊飛穿而過——他也是將門之子,官做到起居八座建牙開府封疆大吏,至此才曉得“兵兇戰危”,不是坐在簽押房裏說說玩的事,當晚到台灣,常青立即召集把總以上官員會議,號令立即出擊,“本督帥出征,要立馬揚威,給林爽文一點厲害瞧瞧!”這話說得內荏色厲,若是平日在署中,早已喏聲雷動,可是此時眾人部面面相覷欲言又止。議到半夜幾個參將仍舊支吾越趄,都說“朝廷已經派福大帥來,等援兵到了才好出戰”常青怕的就是福康安來了無法交待,不禁勃然大怒,“啪”地一拍案喝道:“我們是做什麽吃的?難道一定要等福大帥來才能打仗?”話音未了,城外頭傳來一片鼓聲還夾著無數人吆呼呐喊。滿座的都是敗軍之將,聞戰即驚,一個個股栗色變臉色煞白,背苦芒刺倜促不安間常青大喝一聲:“來的好!傳我的中軍,城中厡有駐軍再增兩千跟老子殺這頭一陣!打好這一丈,大家放假,我給你們出票出憲牌,人人升官!”

  “紮!”

  眾軍將一來畏他的威勢,二來見他如此豪氣,也覺膽壯,自亦有“叫你嘗嘗厲害再來訓斥我們”這份陰微心思的,勉強振作厲聲答應著紛紛起身,虛吆喝著就鎮台衙門前點火把召集隊伍。總共集合了兩千五百人,所有的馬隊都用上,擎著火把浩浩蕩蕩開向南門。

  來及城南一裏之遙,已隱隱聽得城外呼聲動地。似乎城外滿山遍野都是人在呐喊,四面呼聲連成一片,猶如風過山巒,又似狂濤海嘯。按台灣地氣絕不同於大陸內地分了四季,它只雨旱兩季。三月天氣象溫和,連海風吹過來都是暖融融的。這樣的夜裏官軍是太平年間也不敢出城一步的,但這位憨大帥竟要親自出馬夜戰!風雖暖和,夾著外頭萬眾呼嘯聲,竟吹得軍士們身上一陣陣起雞皮疙瘩。常青本想上城頭瞭望一下,火把中看見眾軍士面帶怯色,想想外邊都是烏合之眾虛作聲勢,城外突襲一戰即收,得點便宜就回來,也未必就失蹄了。遂在馬上揚鞭一指,大聲喊道:“開城門!我的戈什哈在前頭,騎兵後邊步兵——給老子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