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16 納木劄爾淫樂招亂 阿睦爾撒乘變逃難(第6/6頁)



  紀昀笑問道:“半年若是不到,又當何如?”

  “那老隨只好‘壯士一去不復還了’!”隨赫德笑道,他終於還是打了個呵欠,“天山大營一失,準葛爾部,霍部回族,南疆北疆全局皆亂。蔓延到青海寧夏,還有西藏,東蒙古!半個中國糜爛,乾隆爺頭一個就饒不了軍機處!”

  “確是如此,”範時捷認真地說道:“不要忘記還有個霍集占在伊犁!霍集占和阿睦爾撒納是一丘之貉,又是回部首領。朝廷現今還沒有議阿睦爾撒納的罪,議定了,征討霍集占不征?”

  這又是絕大的軍政題目。自康熙底定準葛爾部以來,天山南路的維吾爾回部族眾欽定由穆汗默特統一攜領。這位穆汗默特是瑪赫杜米.艾劄木卓和的後代,葛爾丹起兵叛亂時也被裹脅進去。葛爾丹被聖祖擊潰敗亡,穆汗默特和父親率部歸誠。這爺倆個在維族回眾中頗有威望,因此康熙接納歸誠,索性封為“和卓”(意同汗、王),命他們“總理回地各城”。穆汗默特生兩個兒子,大的叫波羅尼部,小的就是霍集占。準葛爾部蒙古人信的喇嘛教,回部維吾爾卻信伊斯蘭教,宗教心念兒不一樣,又草場連著草場,部落挨部落,兩下裏自然少不了磨磨碰碰——就康熙心裏,也正想這樣兒讓他們相互牽制——葛爾丹策零在康熙晚年倦政時,在一次沖突時生擒了穆汗默特。雍正時年羹堯平定青海之亂,陳兵西寧,傳旨命準葛爾部釋放這位回部首領。但這時穆汗默特已死,為敷衍朝廷,回奏請旨讓波羅尼都返回葉爾羌,說是讓霍集占留伊犁“掌教”其實是當了人質。天高皇帝遠的事,雍正朝鬧家務兄弟鬩墻折騰得天翻地復,年羹堯失寵①,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把事情摞了下來。其間兩族政教紛爭,萬花筒兒般瞬息即變。只是隨赫德還明白,紀昀和範時捷都不掌管外藩,只知道一個大概。

  ①年羹堯失寵:見拙著《雍正皇帝》

  “大小和卓的事朝廷已經有了章程。”紀昀枯著濃黑的眉,磕了煙灰又裝煙,口裏噴著余煙說道:“波羅尼都有一份萬言書已經寄到軍機處,我看了節略,事君之心還是忠誠的。至少現時南疆還沒亂。有小人竄掇著他乘亂而起獨立汗國,他都抓起來了。單是準葛爾之亂,政局已經一盆漿糊。找你來聽聽有兩個意思。一是皇上問話,軍機處幾個大臣心裏不能糊塗,二是你心裏有個數,朝廷在天山之北用兵是既定了的宗旨,召對時不要擾亂皇上決心。”

  “恐怕還要給你一點小小處分。”一直閉著眼靜聽的弘晝矍然開目說道:“你是天山將軍,不能制止準葛爾內奪嫡篡弑,這就是責任。你的信我看過,皇上現在政務叢煩,焦躁得很,照你信上的話,肯定要觸大黴頭!”

  隨赫德兩手一攤,笑道:“五爺,北疆駐軍不歸我節制,伊犁那達慕大會我密地會見駐軍伊犁將軍班滾和鄂容安,說你們只有六千軍馬,亂起來控制不住局勢,不如向我大營靠攏一一這點子兵,十萬蒙古鐵騎,一踩就沒了。他兩個說不奉旨不敢擅自離開,撥五百兵留下給馬踩,五千五百兵調到我大營西側。我給朝廷保住了五千多兵的實力呀!我最恨的就是布羅卡,八千人駐守烏魯木齊,主帥在伊犁被圍拼死抵擋,不但不馳援,還向東退了二百裏。班滾鄂容安自殺,他們難辭其咎!”

  弘晝笑著起身看看表,拍拍隨赫德肩頭道:“你這位天山將軍不曉事。班滾他們逃了降了,自然要割他們的蛋蛋兒示儆天下。自殺殉國是忠君愛國之臣,不能處分,這麽大的事敗壞了,沒人受處分?不處分你處分誰?”紀昀深知就裏,臉上熱笑心裏嘆息:和親王大約不知道,他自己也要受處分,還在說別人!口中卻道:“處分就處分,你怕甚麽?還辯白!滿朝文武都是皇上子臣,這幾年除了劉延清,誰沒受過處分?處分是調理你,訓戒你長進——人而不受處分……不知其可也!”弘晝大笑道:“好!說的是!——帶你的十個捶子回軟紅軍裏再去撕殺。五天之後皇上在揚州接見你。我們假寐一會子,天不明就返回去見皇上,去吧——揚州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