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年紀念的各種慶典都是19世紀晚期發明出來的。美國獨立革命的百年紀念(1876年)和法國大革命的百年紀念(1889年)都是以一般性的萬國博覽會作為慶祝方式。在這兩個百年紀念日當中的某一時刻,西方世界受過教育的公民開始意識到:這個誕生於發表《獨立宣言》、修築世界上第一座鐵橋和猛攻巴士底獄(Bastille)諸事件之中的世界,現在已經100歲了。19世紀80年代的世界和18世紀80年代的世界究竟有什麽不一樣?(《革命的年代》第一章曾概述了那個較古老的世界。)

首先,它現在已是名副其實的全球性世界。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現在幾乎均已為人所知,也都或詳細或簡略地被繪制成地圖。除了無關緊要的例外情形以外,探險不再是“發現”,而是一種運動挑戰,往往帶有強烈的個人或國家競爭的成分,其中最典型的企圖便是想要支配最惡劣、最荒涼的北極和南極。1909年,美國的皮裏(Peary)擊敗英國和斯堪的納維亞的對手,贏得率先到達北極的競賽。挪威的阿蒙森(Amundsen)在1911年抵達南極,比不幸的英國船長司各特(Scott)早了一個月。(這兩項成就沒有也不預期有任何實際的重要性。)除了非洲大陸、亞洲大陸以及南美洲部分內陸地帶以外,鐵路和輪船已使洲際和橫跨數洲的旅行由幾個月的事變成幾個星期的事,而不久又將成為幾天的事:隨著1904年橫貫西伯利亞鐵路的完工,只要十五六天的時間便能從巴黎抵達海參崴。電報使得全球各地的通信溝通成為幾小時之內的事,於是,西方世界的男女——當然不止他們——以空前的便捷和數量,進行長距離的旅行和通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1879年時,幾乎有100萬旅客前往瑞士旅行。其中20萬以上是美國人,這個數字相當於1790年美國第一次人口普查時全國人口的5%以上。這個事實在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時代,會被視為是荒謬的幻想[2] 。(有關於這一全球化過程的較詳盡記述,參見《資本的年代》第三章和第十一章。)

與此同時,世界人口密度大為增加。由於人口統計數字,尤其是18世紀晚期的人口統計數字帶有極大的臆測性,這些數字說不上精確,使用它們也是危險的。但是,我們可以大致假定:19世紀80年代可能生活在地球上的15億人,是18世紀80年代世界人口的兩倍。和過去一樣,亞洲的人口數目最大,但是,根據最近的推測,亞洲人在1800年雖占世界人口的2/3左右,到1900年時,卻已降至55%。人口次多的是歐洲人(包括人煙稀少的俄屬亞洲),由1800年的2億人,到1900年的4.3億人,幾乎增加了一倍以上。再者,歐洲大量的海外移民也造成了世界人口最戲劇性的改變:1800—1900年間,美洲人口由3 000萬左右上升到將近1.6億,其中尤其顯著的是,北美的人口由700萬左右上升到8 000萬以上。非洲這塊備受破壞的大陸,其人口統計數字我們自認所知甚少,不過可以確定其人口增長速度比其他任何地方均緩慢得多,這100年間至多增加了1/3。在18世紀末葉,非洲人口大約是美洲人口總和的3倍,可是到19世紀末葉,美洲人口可能比非洲人口多得多。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太平洋諸島,其人口雖然由於歐洲人的遷移而由假想中的200萬人膨脹到或許600萬人,但因其數字太小,在人口統計上不具什麽分量。

然而,這個世界就某方面而言,雖然在人口數上正日漸增加,在地理上則日趨縮小、整合,成為一個因流通的貨物和人口、資金和交通,以及因產品和構想而結合得日益緊密的行星。可是,在另一方面,它卻也開始逐漸產生各種區劃。如同歷史上的其他時代一樣,18世紀80年代,地球上有富有和貧窮的地區,有進步和落後的經濟社會,有較強勢和較弱勢的政治組織和軍事單位。我們也不能否認,當時有一道鴻溝將世界的主要地帶與南方和北方分隔開來。這個主要地帶是階級社會、國家以及城市的傳統所在地,由少數具有讀寫能力的精英負責管理。而使歷史學家大為高興的是,他們也留下了許多文字記錄。而這個地帶的北方和南方地區,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學家和人類學家注意力集中的地方。然而,在這個龐大的地帶之內,在這個由東方的日本延伸到大西洋中北海岸,又因歐洲人的征服而進入南北美洲,並為大多數人口所居住的龐大地帶之內,其各項發展雖然極其懸殊,卻似乎不是無法克服的。

就生產和財富而言,更別提文化了,各主要前工業化地區之間的差異,以現代的標準來說,是相當小的,或許可說是在1—1.8之間。事實上,根據一項最近的估計,在1750—1800年間,我們今天所謂發達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與今天所謂的“第三世界”大致是一樣的。不過,這或許是由於中國太過龐大而且相對比重太高的關系。當時中國人口占世界1/3左右,其一般生活水準事實上可能較歐洲人為高[3] 。18世紀的歐洲人誠然會認為中國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地方,但是沒有任何聰明的觀察家會把它視為在任何方面不如歐洲的經濟文明,更不會視它為“落後國家”。但是,在19世紀這100年當中,西方國家,也就是正在改變世界的經濟革命的基地,與其他地方的差距正日益擴大,由緩慢到迅速。到1880年時,根據同樣的調查顯示,“發達世界”的人均收入,大約為“第三世界”的兩倍。到了1913年,更高達“第三世界”的三倍以上,而且距離越拉越大。這個過程頗為戲劇化:1950年時,兩者之間的差異是1∶5,1970年更達1∶7。尤有甚者,“第三世界”與“發達”世界中真正已開發地區(也就是工業化國家)之間的差距,不但出現得較早,而且擴大的速度也更為戲劇化。1830年時,這些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是“第三世界”的兩倍,1913年時更高達7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純粹是統計學上的思維產物,是以居民人數去除國民生產總值。它在不同國家和不同時期的經濟增長比較上雖然是有用的,卻無法說明那個區域中任何人的實際收入和生活水準,也不能說明其間收入的分配情形。只不過,在理論上,一個“人均”數字較高的國家,比“人均”數字較低的國家,可以分配到的收入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