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黃金時代(第3/16頁)

2

於是40年間,兩個陣營不斷增強軍備以相抗衡。可是這種長期武裝對峙的形勢,卻建立在一項不切實際而且毫無事實基礎可言的假定之上:那便是世界格局極其不穩,隨時可能爆發一場世界性的戰爭,只有永久地相互牽制下去,才能防止世界大戰於萬一。這種心理現象,究竟從何而來?首先,冷戰之說純系一種西方觀點,如今回頭看去固然可笑不堪,但是當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余震之下,卻屬自然反應。當時眾人都認為人類的災難時期尚未完結,世界資本主義和自由社會的前途依然未蔔。多數觀察家都認為,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前車之鑒,此次戰後也必有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甚至連美國也難以幸免。某位在日後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便曾於1943年做此預測,警告美國將“遭遇前所未有的大量失業和工業失序的經濟低潮”(Samuelson,1943,p.51)。大戰勝利以前,華盛頓當局分身乏術,對經濟事務自是無暇全神顧及。但是對於戰後的國策方針,美國政府用在避免另一場經濟大蕭條襲擊所花費的心血,更勝於為防止另一場戰爭發生所做的努力(Kolko,1969,pp.244—246)。

華盛頓之所以擔心“戰後將爆發大亂”,動搖“世界在社會、政治,以及經濟三方面的安定”(Dean Acheson,cited in Kolko,1969,p.485),並非杞人憂天。因為當時各參戰國家,除了美國之外,戰後一片廢墟。而且在美國人眼裏,各國人民饑寒交迫,很有可能鋌而走險投入社會革命的懷抱,走上與提倡自由企業、自由貿易,以及自由投資的國際自由經濟體系相反的道路。而美國及全世界卻只有在貫徹自由精神的國際經濟制度之下才有未來。更有甚者,戰前的國際社會,此時已全面瓦解,廣大的歐洲大陸之上,以及歐洲以外的更大一片土地,只剩下美國獨力面對著聲勢日益浩大的蘇聯。全球政局的未來難蔔,唯一可以確定的卻是在這個紊亂不安、隨時可能爆炸的世界上,如果有任何情況發生,資本主義及美國一方只會更加衰弱,而以革命起家的政權卻會更加強勢。

至於那些重獲解放的國家,戰事剛停,對於各國中間派立場溫和的政治人物來說,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不論在朝在野,這些人士都為共產黨人的壯大而大傷腦筋,唯有向西方盟國可以求得一點支援。而共產黨人卻在戰火中崛起,聲勢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大,有時甚至一躍而為國內最大黨派,擁有人數最多的選民。法國總理(社會黨)便曾前往華盛頓提出警告,表示若無經濟援助,他極有可能敗於共產黨之手。1946年全歐歉收,緊接著一場酷寒嚴冬,更令大洋兩岸的歐美政壇同感心驚肉跳。

再意氣相投的夥伴,戰爭一旦結束,往往也會分道揚鑣。更何況原本就只是一時勉強的結合,一邊是資本主義的最大強國美國,另一邊是在本身勢力範圍之內儼然以老大哥自居的蘇聯,面對戰後種種情況,兩方勢必非決裂不可。但是縱然如此,也無法充分解釋美國政策之所以強烈恐共的理由——不過除了英國以外,美國其他友邦及羽翼對反共一事卻沒有這般熱衷——美國的政策,至少在其公開表示的意見裏,主要是針對莫斯科將發動全球征服行動這種最壞的打算而定。美國認為蘇聯心懷不軌,意欲導演一場無神論的“共產世界陰謀”行動,隨時準備推翻自由國度。但是在1960年美國總統大選之際,當時被英國首相麥克米倫稱為“我們現代的自由社會——新形態的資本主義”(Horne,1989,vol.Ⅱ,p.283),其實根本就不曾面對任何可以想見的危機。以此來觀照肯尼迪(J.F.Kennedy)的競選言論,就更令人費解了。[4]

為什麽有人把“美國國務院專家”對局勢的展望視作替天行道的“天啟洞見”?(Hughes,1969,p.28.)為什麽冷靜鎮定的英國駐蘇外交人員,在拒絕將蘇聯與納粹德國做任何比較之余,卻也在報告中指出,世界“正面對著一種可以稱之為現代版的16世紀宗教危機,在這場現代宗教戰爭中,蘇聯的共產主義正與西方的社會民主政治以及美國版的資本主義為敵,共爭世界霸權”?(Jensen,1991,pp.41,53—54,Roberts,1991.)如今回溯起來,事實上也極有可能。蘇聯在1945—1947年間顯然毫無擴張之意,也不打算擴大它在1943—1945年間高峰會議為社會主義集團定下的地盤。事實上在莫斯科控制的國家及共產主義運動裏面,各個政權往往刻意“不去”依蘇聯的模式建國,反而在多黨制國會民主之下,實行混合性的經濟制度。這種做法,不但跟“無產階級專政”大異其趣,卻“更趨於”一黨專政的事實。在共產黨內部文件裏面,甚至將無產階級專政稱為“既無用處又無意義的舉措”(Spriano,1983,p.265)。(事實上唯一拒絕遵從這項新路線的共產黨,卻是如南斯拉夫一類脫離莫斯科的控制,並為斯大林極想搞垮的革命政權。)更有甚者,雖說蘇聯軍隊是其最大軍事資產,可是蘇聯軍隊復員之速卻不下於美國,紅軍人數由1945年最盛時期的1200萬人,到1948年,已經驟降為300萬人。這一點甚為外界所忽略(《紐約時報》,1946年10月24日;1948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