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第二十八(第3/3頁)

孔令晟曾任蔣介石總統晚年的侍衛長,他回憶說,蔣介石對是否讓蔣經國承襲重任,心中曾有長期的沖突,並曾認為這樣做,將“無法對歷史作交代”。

葉秀山讀書成癡。1976年,他住幹面胡同大院平房,很小的房間,他的書桌就在窗下。有一天,他的鄰居在窗下批評他說:“你現在還坐得下來讀書?”他問出了什麽事。原來由周恩來總理逝世引起的事態越來越大了,大家都到天安門去憑吊,致哀。於是葉接受批評,找了個時間也上天安門去了,只見人山人海,莊嚴肅穆,凝重氣氛,向所未有,張望之間,遇到幾位同事,以目示意心照不宣。葉說他因此體會到走出書齋之重要。

韓石山曾經評點史鐵生的名作:《我那遙遠的清平灣》。史因為下鄉致殘,韓說,不管史的這篇小說如何,僅是那抒情的題名就讓人不敢恭維,那哪裏是寫受難之地,分明是遠方姥姥的家嘛。

曹禺說:“明白了,人也殘廢了,大好的光陰也浪費了,使人明白是很難很難的!明白了,你卻殘廢了,這是悲劇,很不是滋味的悲劇。我們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人老了,醜,沒有一點可愛的表演,上帝把你的醜臉都畫好,讓你知道自己該死了,該走了。”

王小波在國學熱中說,古宅鬧鬼,老樹成精,一門學問最後可能變成一種妖怪。就說國學吧,有人說它無所不包,到今天還能拯救世界,雖然我很樂意相信,但還是將信將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