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亞的大半島

中國是個泱泱大國。

中國人口約占地球總人口的五分之一。當歐洲人的祖先臉上塗得五顏六色,還在用石斧打野豬時,中國人就已經知道怎樣使用火器,知道如何寫信了。在很短的篇幅內要把這樣一個國家講述清楚,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僅僅能給你界定一個框架,勾畫一個輪廓。至於更為詳細的內容,如果你有興趣,可以自己慢慢去了解。有關中國的文字,足可以把兩三個圖書館裝得滿滿的。

和印度一樣,中國也是一個半島,只不過這個半島呈半圓形。但是,中國並不像印度周圍有那麽多的高山,因此與世隔絕。中國的山脈就如同叉開的手指,由西一路延伸過來,使其直抵黃海之濱的那個富庶的大平原,幾乎毫無遮擋地面對著中亞兇猛的沖鋒軍。

為了克服這個地理上沒有天然屏障的不利條件,在公元前3世紀(羅馬人和迦太基人爭奪地中海控制權的時候),一位中國皇帝修建了一道1500英裏長、20英尺寬、30英尺高的巨大城墻,從東邊的遼東一直延伸到西邊的嘉峪關,即甘肅以西的戈壁沙漠的邊緣。

這道人造屏障出色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直到17世紀滿洲人攻入中原時,這道萬裏城墻才開始崩潰。不管怎樣,一座傲然挺立了將近2000年的壁壘,畢竟不可等閑視之。我們在10年前修築的一些堡壘不僅現在已經無法使用了,還得開支一大筆錢進行翻修。

在這個巨大的圓圈中,南部的長江和北部的黃河把這個國家分成三個部分。北京所在的華北地區,夏季比較炎熱,冬季非常寒冷,這樣的氣候使當地人習慣吃小米而不是大米。中部地區,由於祁連山脈擋住了從北方刮來的寒風,氣候比較溫暖,人口也更稠密。這裏的老百姓喜愛吃大米,卻不知谷子為何物。華南地區夏季濕熱,冬季也不冷,可以種植熱帶地區所有的作物。

華北地區又分兩部分——東部的平原和西部的山區。山區是著名的黃土高坡,那是一種非常肥沃的土壤,土質極為疏松,雨水落到地面立即就滲透進去了。河流和小溪將這一地區沖得千溝萬壑,給交通運輸帶來極大的不便,就像西班牙那樣。

直隸灣(今渤海——譯者注)邊上的華北平原,是一個由黃河攜帶的大量泥沙沖積而成的平原。黃河沒有什麽重要港口,也幾乎無法通航。黃河北邊還有一條很小的河流,即運河,也一樣不能通航,它的功用就是北京的排水系統,專門為這座城市排泄汙水。至於北京,因為現在中國的局勢每小時都在變化,所以我只能說北京是900年的天朝帝都,或者說自從征服者威廉登陸英國的那個時候起,北京就一直是中國的京都。但是,我們還無法知道,當這部書出版時,它是否還是中國的首都,或者只是中國的一座城市,或者成為某個日本將軍臨時或永久的駐地。

北京歷史悠久,見證過無數興衰榮辱。在公元986年,韃靼人征服了北京,將它易名為南京,也就是“南方的都城”。12世紀,漢人光復了這座城市,但並沒有在此定都,只把這裏當做一個二流的省會城市,稱之為“燕京府”。又過了500年,另一支韃靼人占領該城,改稱“中都”,即“中部都城”。100年後,成吉思汗的大軍占領了“中都”,但是成吉思汗本人卻仍然鐘情於蒙古沙漠中的帳篷,拒絕在城內居住。他的繼承人——著名的忽必烈大汗——則與他的祖父截然相反。他對這座城市的廢墟進行了全面的修繕,再次給這座城市更名為燕京,又稱“大都”。不過,當時這座城市還有一個名氣更大的蒙古名稱——“甘巴努克”,意為“大汗之都”。

後來,漢族人又把韃靼人趕出了中原,自己做了皇帝,這就是明朝的建立。燕京又變成了北京,即為“北方的朝廷”。從那時起,一直到1860年,北京就一直是中國的統治中心,但是它與外界的聯系很少。那一年,一位歐洲使節(指埃爾金伯爵,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任英國侵華軍全權代表,與法軍侵華,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天津條約》和《中英北京條約》。——譯者注)以官方身份被允許進入北京拜見皇帝。那位將古希臘大理石雕刻(指埃爾金石雕,古希臘大理石雕刻品,是老埃爾金在雅典購買的——譯者注)獻給大英博物館的埃爾金就是這位威儀堂堂的大使的父親。

北京城在鼎盛時期一定固若金湯,僅城墻厚度就達60英尺、高50英尺,城墻上面還建有方塔和通道,這本身就是一道要塞。北京城內的建造結構就像一座迷宮,有許多一個套著一個的內城,其中有皇宮、滿洲人城、漢族人城,到了19世紀中葉,又多了一座外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