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與蒙古:前途未蔔

讓我們學一學簡單、實用的經濟學。

就像意大利人一樣,禁錮在小島上的日本人人口急劇膨脹,所以他們渴望擁有更多的土地。有一條亙古不變的自然法則,世界上所有漂亮的言辭、最美麗的條約、所有心地善良的女士和先生的甜言蜜語都改變不了,那就是——我很強壯,但饑腸轆轆,一無所有。我在大海中間的一個小木筏上漂泊,與我同船的還有一人。比起我來,他羸弱不堪,但是口袋裏卻裝滿了火腿三明治。於是,我要麽拼命去搶他的火腿三明治填飽肚子,要麽就是等著慢慢地餓死。作為一個體面人,受敬畏神靈的父母悉心教養,我一直在努力克制自己犯罪的欲望。一天、兩天,甚至三天,但欲望終於還是忍不住爆發了:“給我一塊三明治,否則我就把你扔進大海——趕快!”

我早年所受的教育使我對三明治的所有者或多或少還比較仁慈,允許他留一份三明治給他自己,但是如果不把他殺死,我仍然得忍受饑餓的痛苦。如果將木筏上的人的情況放大百萬倍、千萬倍,你就會理解日本人所面臨的問題了。

日本人生活在一片面積很小的土地上,比加利福尼亞還小(加利福尼亞州的面積是155652平方英裏,日本是148756平方英裏),農業用地只有1600萬平方英畝,還不到美國農業用地總量的2%。如果想拿一個距我們比較近的地方進行比較,就拿紐約州經過改造的土地好了。即使請來世界上最好的農業專家,只要讓他到日本轉一圈,他就會對那個貧窮的島國所面臨的問題一目了然。由於臨海,日本人以捕魚為生,盡管他們的農業已經達到在稻田的泥水裏養魚的程度,但是要解決吃飯問題還要假以時日。因為,這個國家每年要增加65萬人口。

自然而然,日本急需尋找更多的土地。他們首先把目光投向了中國海(指日本海——譯者注)對面那塊管理不善、棄置不問的土地。美國最合他們的胃口,但是太遠了,而且也太強大。澳大利亞也不近,而且那塊大陸90%的地方一片荒蕪,人跡罕至,根本就沒有什麽用處。相比之下,滿洲近在咫尺,朝鮮半島恰好起到一個陸地橋梁的作用,而在朝鮮半島與日本本土之間只有一條狹窄的朝鮮海峽相隔,其寬度只有102英裏,日本的對馬島正好把朝鮮海峽分為兩半。1905年,日本艦隊就在這個島嶼附近一舉摧毀了俄國艦隊,把遠東的一個潛在勁敵幹掉了。

朝鮮半島與意大利南部的西西裏島的緯度大體上一致,但是卻比那裏寒冷,因為這裏沒有起保護作用的天然屏障。古代,朝鮮半島也叫高麗,之所以叫朝鮮,他們的解釋是“靜謐的向陽之地”。朝鮮人是中國移民的後裔,他們是公元前12世紀占領這片土地的。他們來到這裏輕而易舉地征服了住在中部石穴中的原始部族。這些新來的中國人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但從未從它的宗主國——中國——那裏獲得真正的獨立自主權,而且他們還時常受到日本海盜的襲擊。

1592年,日本首次企圖控制朝鮮。沒有充分的準備,日本人向來是不會貿然行動的。他們事先從葡萄牙人手中購置了幾百枝大口徑散彈槍,利用裝備的優勢,派遣30萬大軍渡過朝鮮海峽。這場戰爭持續了5年之久,最後,日本還是敗在前來援助朝鮮的中國優勢兵力下。

在這次侵略中,朝鮮的首都漢城被毀,日本人還制造了許多令人發指的殘暴事件,所以朝鮮人對日本人恨之入骨。朝鮮弱小,而日本強大,在19世紀的最後25年,朝鮮的政治和經濟各方面都被迫屈從於俄國時,日本人就找到了一個再次發動侵略戰爭的借口。

引發戰爭的表面原因往往平淡無奇,而真正的動機常常潛藏在幕後。日本對朝鮮的侵略和1592年的那次遠征一樣,最直接、最絕對的原因就是——日本政府需要更多的糧食來養活國內迅速膨脹的人口。

如果太平洋幹涸

日本打敗了俄國,將莫斯科的軍隊從中朝邊界的鴨綠江邊趕走,朝鮮從此淪為日本的保護國。1910年,它又被並入日本帝國的版圖,和台灣島及庫頁島一樣。台灣島是日本在1895年從中國奪取的,庫頁島是1905年日俄戰爭後俄國對日本的戰爭賠償。現在,居住在朝鮮半島上有50萬日本移民和2000萬朝鮮人,而且,還會有更多的日本移民湧進朝鮮半島。

如果大西洋幹涸

蒙古是一個很大的地方,總面積達140萬平方英裏,大約是英倫三島的11倍,但其總人口還不到200萬。南部地區是戈壁沙漠的一部分,人煙稀少,其他地區則是廣袤的大草原,非常適合畜牧。如果沒有這些草原,依靠騎射技術獲得成功的蒙古人就不可能騎著戰馬從太平洋一路打到大西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