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表現的時代(第2/2頁)

教堂

如果有一個像佛羅倫薩的歷史學家尼科·馬基雅維裏一樣的人,他正好對政治感興趣,那麽他就會著書立說,在書中“表達”自己,闡述他對於一個成功的國家和一個富有成效的統治者的看法。另一方面,如果他對繪畫感興趣,那他就用圖畫“表現”自己對美麗線條與鮮活色彩的熱愛。不管在哪裏,只要人們關注那些表達真正的、永恒的、美好的東西,比如喬托、拉斐爾、安吉利科及其他數以千計的名字成為家喻戶曉的詞匯。

如果有人在熱愛色彩和線條的同時,還熱愛機械與水利,其結果就是列奧那多·達·芬奇。他繪畫、做飛行器和氣球的試驗,還為倫巴第平原的沼澤地排水,並且他對散文、繪畫、雕塑頗有研究。他在天地間的萬事萬物裏感受到了無窮的樂趣,便將它們“表現”在他的散文、繪畫,甚至他構想的奇特發動機裏面。當一個人像米開朗基羅那樣擁有巨人般的精力,覺得畫筆和調色板對他強壯有力的雙手來說實在太溫柔了,那麽他就轉向建築和雕塑,從沉重的大理石塊中鑿出最不可思議的雕像,並為聖彼得大教堂繪制藍圖。這是讓大教堂享有勝利榮耀的最具體的“表現”。

就這樣,“表現”繼續發展。不久以後,整個意大利(很快是整個歐洲),到處都是這樣勇於“表現”的男男女女,他們生活和工作的目的就是給我們人類的知識、美與智慧的寶藏裏,加上自己的一些貢獻。在德國的梅因茲城,約翰·古登堡剛剛發明了一種印刷書籍的新方法。他研究了古代的木刻法,對現行方法進行改良,可以把軟鉛制成的單個字母排列組合在一起形成單詞及整篇的文字。盡管他為了獲得印刷術的發明權而導致傾家蕩產,最終死於貧困;但是他偉大的“表現”卻使得他流芳百世,世人受益匪淺。

很快,威尼斯的埃爾達斯、巴黎的埃提安、安特衛普的普拉丁和巴塞爾的伏羅本等人使印刷精良的古典著作風靡全世界。這些著作有的用《古登堡聖經》使用的哥特式字母印刷,有的用意大利字體印刷,還有的用希伯來字母或羅馬字母印刷。

於是,整個世界都成了那些有話要說的人的熱心聽眾,知識只為少數特權階層壟斷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了。無知和愚昧的最後一個借口——昂貴的書價,也隨著哈勒姆的厄爾澤維開始大量印刷那些廉價、通俗的書籍而一去不返。現在,只需要掏出幾個便士,你就能與亞裏士多德、柏拉圖、維吉爾、賀拉斯及普利尼這些優秀的古代作家、哲學家和科學家們成為良師益友。人文主義終於使所有人在印刷的文字面前獲得自由與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