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中世紀的貿易(第2/3頁)

威尼斯則通過陸路將商品運往北歐。這條古老的道路穿過野蠻人入侵意大利的門戶——阿爾卑斯山的勃倫納山口。貨物經因斯布魯克被轉運到巴塞爾,再從那裏順萊茵河而下,到達北海地區與英格蘭,或者是前往由富格爾家族控制的奧格斯堡(該家族既是銀行家,又涉足制造業,通過克扣工人的工資而發了大財)。在那裏,富格爾家族將貨物分送到紐倫堡、萊比錫、波羅的海沿岸的城市及哥特蘭島上的威斯比。而威斯比又進一步滿足波羅的海北部地區的需要,並直接與俄羅斯古老的商業中心諾夫哥羅德城市共和國進行交易。該共和國於16世紀中葉被伊凡雷帝所毀。

中世紀的貿易

歐洲西北部的很多小城市也有著自己有趣的傳說。在中世紀,魚的消費量是相當龐大的,那是因為這裏存在大量的宗教齋戒日,每逢齋戒不得吃肉,人們只好以魚代替。對於那些遠離海岸和河流的人們來說,意味著他們只能吃雞蛋,要麽就什麽都沒得吃。不過在13世紀初期,一位荷蘭的漁夫發明了鯡魚的一種加工辦法,這樣,鯡魚就能夠被運送到很遠的地方,以滿足當地齋戒日的需要。因此,北海地區的鯡魚捕撈業變得興盛起來。在13世紀的某個時候,這種很有用處的小魚(由於它們自己的原因)突然從北海來到波羅的海,於是內河的各個城市開始參與到捕魚的行列中去。每逢鯡魚的捕獲期,整個歐洲的捕魚船都會不遠千裏到波羅的海捕撈鯡魚。由於這種魚每年只有幾個月的捕獲期(其余時間它們都待在深海,繁殖大量的小鯡魚),那些捕撈船如果不想在淡季無所事事,就得找到另外一份工作。這樣,這些船被用來將俄羅斯中部和北歐出產的谷物運到西歐及南歐。返程的時候,它們從威尼斯和熱那亞將香料、絲綢、地毯以及東方的小墊子運到布魯日、漢堡和不來梅。

就這樣,簡單的商品貿易開始了,歐洲建立起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貿易體系,從制造業城市布魯日、根特(在這裏,強大的行會與法國國王、英格蘭君主激烈交戰,最終建立起一個勞工暴政,這個暴政把雇主和工人徹底給毀掉了),一直延伸到俄羅斯北部的諾夫哥羅德共和國。那裏在伊凡沙皇之前一直是一個強大的城市,伊凡不相信所有的商人,他占領了這個城市,並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裏殺死了6萬多人,而其他的幸存者全部淪為乞丐。

為了保護自己免遭海盜、苛捐雜稅及各種法律的傷害,北方城市的商人們建立了“漢莎同盟”,這是一個自我保護性質的聯盟。漢莎由100多個城市自願組成,總部在呂貝克。擁有自己海軍的漢莎同盟,經常出海巡邏,防備海盜,一旦英格蘭和丹麥國王膽敢幹涉強大的漢莎同盟商人們的權利時,他們就奮起反抗,並最終取得了勝利。

大諾夫哥羅德

我真希望能有更多的篇幅,好好給你們講述有關這個奇特貿易旅程中的許多精彩的故事。這個奇怪的商業在這樣危險中要跨越高山,穿過波濤洶湧的深海,每一次行程都是一次光榮的冒險。不過要講好這些故事,必須寫上好幾冊書才能講完。

此外,我已經告訴了你們足夠多的有關中世紀的事情,希望能激發你們的好奇心,去找另一些極其出色的著作來深入研讀。

正如我努力向你展示的那樣,中世紀是一個發展異常緩慢的時代。掌握實權的人們相信,“進步”是魔鬼的一項發明,極不受歡迎,當然不應該受到鼓勵。正因為他們正好占據掌權的位置,他們很容易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逆來順受的農奴和目不識丁的騎士身上。偶爾有幾個勇敢的靈魂會闖入科學的禁區,但是他們的命運往往很悲慘,能夠保住性命或者免去20年的牢獄之災,就是相當幸運的了。

12世紀和13世紀,就像尼羅河曾經淹沒過古埃及流域一樣,國際貿易的浪潮席卷了西歐大地,它留下肥沃的土壤,滋生出前所未有的繁榮和財富。繁榮意味著空閑時間的增加,而這些閑暇使得男人與女人們有機會購買手稿、閱讀書籍,培養對文學、藝術和音樂的興趣。

於是,世界又一次充滿了那神聖的好奇心。正是在這種好奇心的驅使下,人類突飛猛進,從其他哺乳動物的行列中脫穎而出。那些動物是他的遠親,到現在為止還不會說話。我在前一章已經告訴了你們關於城市的故事,城市為那些敢於打破舊框框,敢為天下先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安全的避難所。

他們終於開始行動了。他們不再滿足於隱居書房、埋首苦讀的生活,他們打開緊閉的小窗戶,陽光頓時就像瀑布一樣直瀉進落滿灰塵的陋室,徹底照亮歷經漫長的黑暗年代所集結的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