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香酥杏鮑菇(第2/2頁)

“您也來嗎?”

“作為引薦人,我是不能去的。你放心,不會為難你的。”蔡文英笑著說。

其實許秧早就入了廚師協會某一些人的眼中,特別是她參加的第一個節目。

厭食症其實是一個挺難治療的病,如果只用食物就可以得到改善,這對那些病人來說,真的是福音了。

廚師協會的人有調查,發現許秧錄完節目之後,其實並沒有完全跟那些厭食嘉賓斷了聯系。

他們通過李知秋,與許秧保持著聯系,而許秧隔一段時間就會給他們送一些她親手做的吃食,不一定多貴重,但是一份心意。

幾年下來,這一些人的厭食症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痊愈的人不多,但他們已經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

此外,對於一些求到店裏來的厭食症患者或家屬,許秧也沒有拒絕。

許媽會周期性且低價賣給他們許秧親手做的腌菜,聽著好像不健康,但它可以稍微打開患者的胃口,一點點改善。

這樣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就是蔡文英了解到這些事的時候,非常驚訝,她沒有想到許秧一直在默默地做著這樣的事。

有一些患者的症狀有了很好的改善,他們的家屬在微博上發信息感謝,不過注意到的人很少,也沒引起什麽水花。

像許秧這樣善良、聰明好學的姑娘,有誰會不喜歡她呢?

得知廚師協會的人會來考察,許秧是有些緊張的,可是等了好幾天,一直沒見人影,她也就松懈下來。

以至於當三位老先生突然到訪的時候,她真的懵了。

好在她還重新裝修的時候,還隔了一間小茶室,正好可以讓三位老先生入座。

沒辦法,現在正是晚飯飯點,人最多的時候,所有的桌子都坐滿了。

不過三位老先生擺手表示不用招呼他們,讓許秧繼續。

三位老先生取出自帶的廚師帽、口罩,離灶台有些距離,可以看到許秧的動作,又不會影響到其他人的活動。

說真的,有三個人在背後盯著自己瞧,許秧挺不習慣的,不過想到在等待的客人,她也沒有心思想別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中的鍋鏟上。

一道道菜送上了桌子,三位老先生從頭到尾就沒出聲,到後面,許秧幾乎忘了他們的存在。

於承禹到的時候,看到廚房裏陌生的三個老人,心裏很是驚訝,他認識其中的一位。

段正鴻是有名的國宴大廚,不過他一直待在京市的,怎麽跑桂城來了?

等所有客人的菜都上齊之後,許秧松了口氣,準備做兩道菜招待三位老先生。

不過廚房每一天備著的菜都是有數的,用剩下的食材,不可能做得多豐盛了。

段正鴻一眼就看出了許秧的打算,他上前一步:“許秧,很高興見到你,我們是廚師協會的審核員。”

“你們好。”許秧朝三位老先生鞠了個躬,“我們到茶室坐坐?”

“沒事,你隨便炒兩個家常菜,我們瞅著就行。”另一位老先生說。

“廚藝一般,讓您們見笑了。”許秧抿嘴笑了下。

“小姑娘謙虛了,你基本功很紮實,火候掌握得很好,等會就看調味了。”最胖的那位老先生笑眯眯地說。

段正鴻朝許秧點點頭。

許秧知道他們是打算看自己炒家常菜了。

她加上於承禹以及小龍小秋的飯菜,一直都是從當日的菜單中選幾樣,量多做點,客人走後他們就能直接吃飯。

現在要多準備三個人的,她打開冰箱,挑選能用的菜單,並在腦中迅速擬好菜單。

除了梅菜扣肉、白切雞以及白灼菜心、西紅柿肉丸湯外,現在她打算再做一個酸筍娃娃菜炒粉,加入剁椒調味。

然後就是香菇胡蘿蔔炒肉片和煎餃。

小龍小秋早早就清出一張桌子,把菜端上桌,即可落座吃飯。

於承禹落到後面,低聲問許秧:“這是怎麽了?”

許秧朝他搖頭:“晚點再跟你細說。”

對於這幾道菜,三位老先生都仔細品嘗了,時不時低聲交流意見。

他們這麽慎重,小龍小秋都不敢放開了吃。

許秧看著他們把桌上的菜和湯都嘗過,笑著說:“都是家常菜,請隨意。”

“能把家常做出這樣的味道,功夫很到家。”段正鴻一臉欣賞,“特別是這道梅菜扣肉,味道很足,有個人特色。”

三位老先生的飯量不是很大,吃飽後就先去隔壁的茶室泡茶,小龍和小秋籲了口氣,終於能大口地扒飯了。

今天多了好幾個菜,他們有口福了,光盤,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