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剛正不阿(第2/2頁)

“這話不能亂猜測!請你慎言!你就說答不答應!”顧驁冷下臉來。

他剛才的話,嚴格來說有些把國情透給洋人了。但他是有分寸的,知道不會改變最終結果,而且沒有出賣實際利益,只是多擺個姿態。

貝托魯奇眼珠子亂轉起來。

顯然,他不想多生事端、增加變故風險。

但如果真如顧驁所說,不會影響結果、同時又能白白邀買到一番“熱愛文化、贊助藝術”的美名,那對於一個導演而言,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怎麽辦?

貝托魯奇陷入了天人交戰之中。

最終,顯然是40來歲中年人的狐狡審慎起了作用,貝托魯奇並沒有被降智光環打擊到,不肯憑借顧驁的只言片語就下決定。

“這樣吧,我覺得還是請示一下凱莉王妃殿下比較好——我在跟中方談合作時,已經想好了拉凱莉王妃作為本片的投資者。

如果我的投資人覺得花錢在華造景,是一筆可以承擔的支出,那麽上書的事兒就免談了,我不想冒這個險,乖乖回去實景拍攝。

如果我的投資人評估後也覺得她不會當這個冤大頭,那我再來跟你聯署、擺一下‘古文明保護者’的姿態,不擺白不擺。”

這老狐狸!果然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顧驁光靠嘴皮子,完全忽悠不住對方。

不過幸好,顧驁自忖還可以說服凱莉王妃配合演戲,不要顯得太過慷慨。(當然具體的說服詞不一定是這些,還可以是“如果在故宮裏實景拍攝、對電影評獎和票房噱頭都有好處”之類的理由。)

總而言之一句話,那就是顧驁名聲要買、好人要當、事兒也得辦成,他一樣不想拉下。

同時,還希望借這事兒鬧一鬧,引起上面的大討論,提前反思“是否應該允許外資在國內承包影視拍攝基地造景”的問題。

那樣,顧驁去年跟仇局長聊時想到的“橫店模式”,才能提前在國內贏得更寬松的環境、和更優惠的政策。

退一萬步說,即使《末代皇帝》裏面顧驁的運作砸到家了,沒占到什麽實質性好處。

但只要他的上書一挑明、並且促成了“橫店模式”提前在國內松動,那麽將來不管誰到這一塊撈錢撈好處,都得賣顧驁一個面子,認他是這一領域的“開山怪”江湖地位。

這種“中國的某一個行業,是哥一手擎天建立起來的”面子,是很值錢的。就像牟其中哪怕2017年才從牢裏出來,或者“褚橙”的經營者中間蹉跎了那麽多年,但只要他們往那兒一站,依然有很多晚輩畢恭畢敬給他們江湖面子。(當然這裏不是立FLAG,顧驁肯定不會犯錯誤)

80年代,做生意難呐,尤其是想在某個領域喝頭口水,把政策松緊往前面拱一拱,充當過河石,真是要機關算盡。

……

當天下午,貝托魯奇就去找凱莉王妃拉投資、順帶說了很多設想。

凱莉王妃當然不會親自出面評估電影投資的商業前途,所以派了她手下一名分管電影業務的負責人跟貝托魯奇對接那些商業指標。

顧驁之所以沒急著攬投資,一來是歷史上《末代皇帝》的外方投資高達2500萬美金,比拍個《終結者》貴了3倍。而《末代皇帝》作為奔著拿獎去的藝術片,商業回報率並沒有《終結者》那麽高。

顧驁明年就要面對跟雅達利的遊戲機大決戰了,可不希望一筆小三千萬美金的錢被長期占著。他也不希望成為外資主導人,將來瓜田李下說不清、被人說在談判中占國家的便宜。

如此局面下,王妃的代言人跟貝托魯奇公事公辦地談,進度當然不會容易。

最終顧驁也沒費什麽勁兒,王妃自己就拒絕了“為了拍《末代皇帝》而在中國營建造景、即使將來還可以獲得造景物的旅遊業投資使用權”的建議。

貝托魯奇揣摩了一下,估計沒有這種可能性了,也就橫下心跟顧驁一起幹一票、謀點兒虛名。

次日,由顧驁說服貝托魯奇聯署的上書,就送到了上面。還有一位顧驁在港澳台司、台資處的同事處長一起聯署——之所以帶上這個人,是因為顧驁在上書裏提到了要借鑒海峽對岸的先進經驗、弄“中影影城”那樣的模式、集中供應全國的乃至外國來的制片方使用。

既然要借鑒灣灣的“有益經驗”,不拉個台資處的處長一起聯署怎麽有說服力呢。

這封上書立刻引起了一定範圍的大討論。

最後的結論當然是本次駁回、但相關經驗值得學習借鑒。

顧驁知道,他要邀買的歷史名聲,這一刻就算是到賬了。

雖然眼下還沒人關注他的這一舉動,但過個二十多年,他就能多一份梁思成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