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澗水悠悠流年長(第4/5頁)

如果是個隊伍倒不稀罕,這麽訓練有素的農民可讓軍旅出身的縣武裝部一幹人員奇怪了。縣武裝的一位姓白的政委不解之下,專程去了趟楊家灣,前後一問,在武裝部幹了二十年的政委不但認出了舜王村這老村長,而且知道了這帶頭的,居然在十多年前就是自己手下的民兵,還是自己把這個人送進了隊伍。

一番拉扯之下,這關系還越來越近乎,白政委看著一群兒精壯的大小夥是越看越喜歡,越看越像自己手下的兵;不愧是當政委當成老油條了,白政委拉上了關系就極力說服楊偉場長在此地建一個民兵訓練基地,畢竟現在和平時期,經濟掛帥,真正的地方武裝力量已經名存實亡,不但基地不好找、連人都沒有,年老一點的不像樣,年紀輕一點的都出門打工了,全縣的民兵力量形同虛設,怎麽著也交不了差,一有上頭檢查這政委就得到學校借學生充數!……而楊家灣現在,都是現成的,那場區比軍營還整齊!人就更不用說了,一拉出來就是兩個連的兵力!

楊偉這眼骨碌一轉,知道這老家夥想在這兒撿便宜,營區是現成的,人是現成的,只要穿上衣服就是隊伍,有沒有戰鬥力不說,拉出去絕對唬人……老政委的面子不能不給,楊偉提了一個條件,你給我通電,你愛怎麽整怎麽整,別說打扮成民兵,打扮成土匪都行!

這事把楊偉難得直撓腦袋瓜,送上門的大頭,不宰都對不起自己!

政委一下子笑了,沒想到這事如此簡單。組織民兵在他眼裏難如登天,但要說通電還真是小事一件,兩人一拍即合……不多久縣政府縣人武部聯合向半政半企的電業局發文,要求給河灣鄉楊家灣牧場通電,要在這裏建設全縣民兵訓練基地!

電,終於通了,行政命令,沒花一分錢。

場區掛了一個新牌:沁山縣民兵役應急救援獨立連。縣林業站在牧場最高的豹頭峰上,設了一個火情觀測點,也直屬獨立連管理。說是管理,其實是讓場區管飯。要不這鬼地方,還真沒人來。

本來是設基地,這政委棋高一著,這麽來一下子,等於是連場地帶人都收編了!掛牌的時候連鄉長帶主管林業的縣長都請來捧場了,還真讓牧場的人拒絕不得,一下子扣了這麽一頂大帽子,楊偉糊裏糊塗成了連長,做了有生以來最大的官!一分餉錢都沒有的大官。

雖然沒有什麽經費,不過楊偉並不介意,但每年不倫不類的幾身迷彩服還是要發的,多少能省倆錢;何況自己人微言輕,也需要這麽個幫手,快過年的時候,這白政委打了個招呼,庫存的十幾萬斤玉米和花生還賣了個好價錢!這事更堅定了楊偉當連長的心思。況且給獨立連的任務就是救火,有沒有這個任務牧場的人都會去救火,四周的山不管是那一座著火了,一旦蔓延過來,燒得是自己的經濟林,不救都不行!

救人者自救!這與道德無關、與義務無關、與報酬無關……楊偉經常給場工強調這句話,在自然條件惡劣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團結、只有抱成團,只有互幫互助才能夠過得更好!救得了大家就是救自己!如果不去救火,燒起來,燒得我們的自己的家!

這話不用很強調,其實鄉下人心眼最樸實,特別是住在山區的鄉下人,救火本身就是一種自覺和覺悟。

那一年冬天到春天,河灣鄉出現了三次火情,這個不倫不類的獨立連每次都有幾百人參加救火、每次都反應最快、沖在最前,每次都漂漂亮亮地完成了縣人武部所謂的上級交給的任務,每次都能夠在縣林業局的光榮榜上、縣電視台的采訪上露個臉,第二年春季,幾個征兵的專程參觀了民兵獨立連營區和他們的訓練,大為嘆服,破例多給了河灣鄉幾個名額……連白政委也覺得,這個白撿來的民兵獨立連,很給自己長臉。高興之余,送給獨立連一輛軍車,一輛已經超期服役、縣人武部誰也不坐的軍車,軍車的牌照是:庚E 0250!國產的北京吉普車,楊偉試了試車居然車況還不錯,高興地接受了。

楊偉開著去了一趟縣城才知道,這是白政委坐了好幾年的專車,沁山縣的人都認識這輛車,因為姓白,和車號的緣故,背地裏都叫白政委二百五!這車一直在人武部閑置著,現在白政委終於把這個帽子扣到了繼任者的頭上了!

知道了這情況楊偉還是樂呵呵的接受了,雖然這年頭開著這車確實有點二百五,不過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進武裝部進縣委大院到那裏都是暢通無阻,特別是縣二級路那收費站,看著這輛車,遠遠地就把攔杆放起來了,跟縣長書記是一般的待遇。除了耗油稍多點、除了外觀難看點,除了車號呵磣點,這車實在是挑不出其他毛病,雖然服役十年了,但依然結實耐用。就像楊家灣村民那磁實的性格,經得起時間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