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7/11頁)

馮開嶺似乎也忽然發覺興之所致,言多了,故而馬上急刹車,說:“扯遠了,還是言歸正題。”

對於下一步如何動作,馮開嶺似乎早已成竹在胸,確定了一個基本思路——發揮優勢、做強自我,重點打擊張大龍,弱化、孤立秦眾。

“《理論前沿》上那篇文章快出來了吧?”馮市長問。

“應該就在這兩天。”黃一平回答得很肯定。

“看樣子理論研討會還是要搞,主要是在輿論上把勢造足,從心理上壓倒他們。”馮市長道。

“好的,我馬上和省裏方教授、楊副秘書長他們聯系。”黃一平點頭道。

說實話,黃一平對於自己能有這樣的機會增長見識、鍛煉自己,感覺非常幸運。他想,若是等到將來自己當了領導,遇到像馮市長今天這類情況,可能就會束手無策甚至坐以待斃了。

53

《保持城市特色,彰顯城市個性,以建設文化大省的宏大氣勢統領城市規劃和建設》一文,在省委主辦的《理論前沿》頭條位置隆重推出。

方教授果然沒有食言。文章經過他的精心修改,確實立意高遠、論述充分,文筆也非常生動、優美。其中,引用了不少當下流行的重要理論成果,增加了文章的理論厚度,尤其是多處文字直接摘錄了省委龔書記的講話或著作原文,馬屁拍得到位且不露骨,恰到好處,更是堪稱神來之筆。縱是馮開嶺寫了幾十年文章,讀過很多書,眼光自視不低,也不得不對方教授的水平贊賞有加。

楊副秘書長也兌現了當初的承諾。文章放在頭條不說,封面上做了醒目導讀,雜志扉頁的《本期推介》裏也作了重點介紹,介紹文字雖短,評價卻非常高,稱之為“本刊多年未見的扛鼎之作”,“建議全省黨員幹部、特別是廣大領導幹部撥冗一讀”,雲雲。而且,這期刊物特地加印了五千冊,在原先主要發行到單位的基礎上,重點增發給省級機關、省轄市的一些主要領導,余下一些則以備後用。

雜志發行下來的當天,馮開嶺就接到好多電話,其中既有省級機關的熟人和老同事,也有一些在各地任職的黨校同學,大家對這篇文章從立意到內容都給予了很高評價。就連平時不怎麽喜歡讀書的洪書記,也在第一時間打電話說:“不錯,嗯,不錯,確實不錯。看得出來是花了大工夫。”又問:“省委那邊有什麽反響嗎?”很顯然,他或是從文章發表的特殊時機,或是由文章裏面提及的相關內容,已經感覺到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

省委領導那邊,通過方教授和楊副秘書長的運作,不僅反響非常迅速,而且效果出奇地好,令馮開嶺興奮不已。得知消息的當天,他丟下手頭正在召開的一個會議,臨時決定帶著黃一平、鄺明達急忙趕往省城,在最豪華的希爾頓酒店訂下宴席,專門請來方教授、楊副秘書長,既是當面表示感謝,又是直接聽取情況介紹,同時也順便商量召開專題研討會的事宜。

晚上,在預訂的酒店包廂裏,方教授與楊副秘書長如約而至。

一見面,方教授倒顯得比馮開嶺還要興奮,不管是否第一次認識,上來就逐個給以結結實實的熊抱。知識分子就是與官員不同,矜持處架子擺足,激動時卻也容易顯露於表,所謂文人無形大概就緣於此吧。

“太開心了,沒想到龔書記會看得那樣認真、仔細!”方教授迫不及待介紹起他和龔書記通電話的情況。

原來,本期《理論前沿》雜志由楊副秘書長親自送到龔書記桌上,馬上就告訴了方教授。作為一名省委書記,面對桌子上堆積如山的各種文件、報紙、雜志、批件等,再加上需要處理的一樁樁緊要事務,自是日理萬機、頭緒繁多。《理論前沿》是省委主辦的重要刊物,每期他是必定要看的,可什麽時候看,怎麽個看法,卻有很大的隨意性。既然這期雜志上有馮開嶺的大作,非要書記大人認真、仔細研讀,又仗著自己和書記有一份特殊關系,方教授自然就以省委特聘理論顧問的身份,一個電話打過去,著重加以推薦、提醒,並約定時間再電話交流讀後感受。這樣的機緣巧合,在老同學楊副秘書長的精心配合下,方教授已經運用得相當嫻熟,屢試不爽。而且,在龔書記眼裏,方教授這樣的做法,又與周圍諸多官員大不相同,貌似有些小小冒犯,實質顯出一些別樣趣味,充滿了頑童式的率真,因此絲毫也不覺得唐突與沖撞。

“書記到底什麽態度,什麽評價?”黃一平到底不夠老練沉著,也是仗著與方教授的師生關系,頗有些不耐煩對方關子賣得太長,卻招來馮市長批評與制止的目光。

“什麽評價?告訴你,一通批評!”方教授一臉嚴肅,眼神裏卻是抑制不住的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