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鍵時刻,不添亂就是幫忙(第3/20頁)

正在這時候,余成長帶著余海風、余海雲兄弟來了。

到達白馬鏢局門口,余成長對兩個兒子說:“跪下。”

對於這個命令,無論是余海風還是余海雲,全都目瞪口呆。在他們看來,就算是道歉,一起來到馬家,說聲對不起,已經非常夠意思了。父親對馬家始終提防,也並不感興趣,這一點,余家兄弟是很清楚的。余成長這個人,做人的原則性很強,交朋結友,一定要慎重選擇。比如說王順喜,因為是王順朝的四弟,原本算是親戚關系。可自從王順喜暗中和張祖仁合作,開了祖仁貿易行,余成長就和他們斷了來往。

正所謂不是一類人,不進一座門。余成長同樣認為,白馬鏢局的馬家和自己不是同類人,兩家的關系,始終不鹹不淡,對於自己並不感興趣的馬家,父親竟然要求兩個兒子跪在門口,這有些太出人意料了。

畢竟,余海風兄弟還太年輕了一點,他們哪裏懂得父親心裏此刻在想什麽。

余成長所想,第一,大敵當前,洪江城必須精誠團結,不能有任何矛盾。馬占山當時所做的一切,雖然有威逼劉承忠的味道,但余成長不能這麽做,他得化幹戈為玉帛。第二,他得讓兒子們知道,人生的成就,不是鬥出來的,而是讓出來的。第三,他知道姐夫劉承忠難做,雖然他不一定能幫得上忙,但他一定不能添亂。

與此同時,余成長也在想,劉巧巧實在太漂亮了,她又喜歡參與各種活動,難免常常出現在一些少年公子面前。這實在是太危險了,一定得盡快把這件事解決,只有向整個洪江城宣布,她已經名花有主,才能斷了那些人的念頭。所以,他辦完現在這件事之後,必須立即和老婆商量,把海風的親事定下來。

余成長見兩個兒子已經跪下,擡腿邁進了馬家。因為早有下人報告,馬占山出於禮貌,迎向門口,並且主動伸出手,拉了余成長的手,將他迎進家門。馬占山自然看到了跪在門外的余家二子,但他故意裝著沒看見,只是向余成長讓了上位,命令下人沏上最好的黑茶。

余成長坐下之後,便對馬占山拱手,代表兩個兒子,向馬家道歉。馬占山只讓他說了一一半,便打住話頭。

以余成長的高傲和在洪江商界的地位,別說是親自領著兩個兒子登門道歉,就是肯來走一趟,已實屬不易。何況,此時余成長的兩個兒子就跪在門外,南來北往的客商,只要從馬家經過,都能見到他們跪著。這個面子,已經給足了。所以,馬占山不需要余成長多余的言語,只讓他說半句話,便將他打斷,一來,顯示自己不計較這件事,二來,他也不想給余成長機會說出自己兩個兒子跪在外面。

馬占山暗想,就讓他們跪著吧。余家的兩個兒子跪在外面,時間越長,對於余家以及余家關系的羞辱,也就越重。要不了多久,整個洪江就會傳遍,在洪江不可一世的余家,見了馬家也要低頭。

余成長自然知道,兩個兒子跪在人家門前呢,這可是洪江最大的新聞。余成長是多麽要面子的人,他能做出這種事,在整個洪江,那可不是一般的事。所以,他一直想找機會,將兒子登門道歉的事告訴馬占山。馬占山一旦知道此事,肯定就會將余家的兩個兒子扶起來,這道手續,也就做全了。

可馬占山又何嘗不明白?他就是要讓余家的兒子跪的時間長一些。所以,他不讓余成長說話,而是自己一個勁地說。先說了民團訓練的事。這件事,余成長出的錢不少,所以,他要感謝余成長。同時,他又向余成長表示道歉。這件事,是他沒有做好,使得民團的訓練出了很多問題。兒子馬智琛和余家兄弟的沖突,主要責任,在自己的兒子,應該他向余家道歉,正好余掌櫃來了,他當面表示道歉。為了洪江的安全,這件事,大家最好翻過去,從此不要再提了。

接下來,他又說起了官府要接辦民團的事。他說,他反復想了想,既然官府真心剿匪,這是一件好事。由官府來訓練民團,名正言順,所以,他個人同意這件事。不過,民團畢竟是洪江商人集體辦起來的,他個人的意見不算數,所以,他正準備去找劉總鏢頭。如果劉總鏢頭沒有意見,他準備和劉總鏢頭一起,去征求洪江其他出資人的意見。正好,余掌櫃來了,所以,先征求一下余掌櫃的意見。

余成長不好說別的,只說:“官府如果真的為民著想,領導剿匪,我認為是一件大好事,我沒有意見。”

馬占山立即給余成長扔過一頂高帽子,說余成長的胸襟非同一般。又說,其實,他是最希望這一結果的,民團組建雖然只是幾天,但他操的心,比以前幾個月都多。特別是劉總鏢頭帶的那個護城隊,那些人都是公子少爺,怎麽管?現在好了,交給官府,大家都可以松一口氣了。接著,他又問余成長,對鬧土匪這件事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