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5/7頁)

兩天後吳亦澹又親自走進紀檢監察室,將顧吾韋王懷信和喬不群三個室領導班子成員叫到一起,進行了具體分工。他說關於三位室領導的分工,袁秘書長事先跟他做過商量,他又個別跟顧吾韋同志打過招呼,決定顧吾韋同志主持室裏全面工作,具體負責分管紀律監察和廉政建設工作;王懷信同志側重於監察方面工作,具體負責分管執法監察和案件審理工作;喬不群同志側重於紀檢方面工作,具體負責分管宣傳教育和信訪工作。接著吳亦澹還就喬不群的分工做了簡單說明:“喬不群同志是政府裏公認的筆杆子,分管宣傳教育算是人盡其才。同時喬不群同志既是紀檢監察室最年輕的領導,也是最年輕的幹部,精力充沛,分管信訪工作非常勝任。”

吳亦澹最後強調說:“當然分工是相對的,分工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合作。沒有合作的分工,那不叫分工,叫分裂分歧分離,對工作沒有任何好處。所以說分工是形式,合作才是實質。你們三位班子成員要通過這次分工,實現新的團結,新的合作,堅決做到分工不分神,分工不分心,分工不分家,共同帶領全室幹部職工,切實開創好紀檢監察和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

喬不群心裏有數,別看吳亦澹分工時這麽煞有介事,分得又具體又細致,分工的重大作用和深遠意義強調了又強調,其實到了實際工作中,並沒有多少工可分給你做。倒是吳亦澹宣布三人分工情況的先後秩序,別有深意。顧吾韋是紀檢監察室一把手,他排第一,這當然沒得說的。王懷信和喬不群兩人之間的關系就微妙了。兩人都屬正處級,都是紀檢監察室副主任,所不同的是兩人工作各有側重,王懷信側重於監察一塊,喬不群側重於紀檢一塊。紀檢是黨委工作,監察是政府工作,按習慣思維,黨委序列比政府序列高半級,也就是說喬不群的工作性質屬黨委序列,王懷信的工作性質屬政府序列,喬不群的排名應在王懷信前面。可王懷信先到紀檢監察室,正處級時間也比喬不群長,又不好讓他位居於喬不群之後。正是基於這種考慮,吳亦澹也就沒有正式宣布兩人的排名秩序。沒有宣布不等於沒有明確。吳亦澹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宣布三人的分工時,先宣布顧吾韋,再宣布王懷信,最後才宣布喬不群。這也就間接明確了喬不群名字排在王懷信後面。

喬不群倒也不在乎排名先後。都被打發到了紀檢監察室,就是排到顧吾韋前面,又有多少意義呢?他是覺得吳亦澹完全可以說在明處,沒必要這麽煞費苦心。

吳亦澹分完工離去,該輪到顧吾韋粉墨登場了。他再次召集紀檢監察室全體幹部會議,鄭重宣布了吳亦澹剛宣布的室領導班子成員分工情況。他說領導班子四個字時,特意放慢語速,加重語氣,生怕人家不知道紀檢監察室還有個領導班子。喬不群覺得真有意思,紀檢監察室也就一個普通處室,沒啥實權不說,連人事財務都沒獨立,原本就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單位,加上另外四位幹部年紀偏大,都享受著正副處級待遇,他們三個主任副主任除頭上多個紙糊的帽子外,並沒多一份權,多一塊錢,顧吾韋卻一口一個領導班子,好像是美國政府內閣成員似的。

明確了分工,顧吾韋又要求班子成員,各自做好分管工作的月度、季度和半年計劃以及具體實施方案,字數分別不得少於兩千和三千字,兩周內交到他手上。考慮到喬不群剛來,對宣傳教育和信訪工作還不是太了解,熟悉情況得有一個過程,交稿時間可順延三天。顧吾韋還特意交待鄭國棟同志,他具體從事了多年宣傳教育和信訪工作,要多給喬不群提供情況,協助制訂完善好月度、季度和半年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案。

喬不群知道鄭國棟年齡已不小,沒有五十七八,至少也有五十五六了,是前幾屆政府領導司機,曾給老市長米春來開過多年小車。那時的領導不像現在,再虧不虧身邊人,秘書不用說,絕對要上台階的,司機給自己開上幾年車,轉幹提拔也不在話下。也是那時的領導一心要解放全人類,難得想起解放身邊的人,有些司機給自己服務一輩子,還不讓從駕駛室裏解放出來。鄭國棟還算運氣好,小車開到四十大幾,成為米春來司機。米春來快退休時,大概意識到解放全人類把握不大了,先解放鄭國棟再說,給他轉了幹,再讓他扔下方向盤,到紀檢監察室當了幹部,鄭國棟這才得以從普通科員做到副主任科員。

雖然顧吾韋給鄭國棟發了話,可喬不群考慮到鄭國棟大自己二十多歲,不好開口叫他跑到副主任室來提供情況,主動去了科員室。說是科員室,當然不像顧吾韋的主任室和王懷信喬不群兩人的副主任室,門框上都掛著牌子,鄭國棟四個人的科員室什麽都沒掛。究竟做個科員室的牌子掛在門框上,讓人看著別扭。鄭國棟不愧領導司機出身,善於察言觀色,見喬不群進門前擡頭往門框上瞧,笑著道:“喬主任是想找我們辦公室的牌子吧?這您會失望的。想想這棟樓裏,哪些人的辦公室不是牌子高掛?恐怕除了幾位市長副市長的辦公室,也就我們幾個人的辦公室了。我們可跟市長們享受著同等待遇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