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6/7頁)

對郝龍泉的恭維,蔡潤身自然受用,嘴裏卻道:“那得看是什麽政府官員,比如我跟喬處吧,不過是政府機關裏跑龍套的,哪有你說的那麽威風神氣?”郝龍泉說:“僅憑蔡處您這說話水平,我就知道您不可能老跑龍套,要不了幾天就該人家跑您的龍套了。”蔡潤身大笑道:“要說完全沒這個想法,也虛偽了點。不想當領導的幹部不是好幹部嘛。只是官場上的事最說不清楚,有想法不見得就有辦法。我本來就是跑龍套的命,不像你表妹夫筆杆子硬,是政府大院裏公認的才子,不可能久居人下。”郝龍泉說:“這我也知道,不群確實有些才華。只是有才華不見得有才幹,不知他的辦事能力到底怎麽樣?”

郝龍泉不是官場中人,蔡潤身說話也就少了顧忌,笑道:“郝老板你不知道,機關裏無所謂才幹不才幹,能力不能力,屁股下有好位置,手中握著實權,沒才幹也有了才幹,沒能力也有了能力。”郝龍泉說:“蔡處長真是個實在人,句句都說到根子上去了。”沒幾分鐘到了桃林山莊門口。車才停穩,郝龍泉就扔掉方向盤,趕緊下車,快步繞到蔡潤身那邊,給他開了門。蔡潤身走下車來,說:“郝老板的服務太周到了。”郝龍泉說:“您是政府領導,我怕怠慢了您,下次您再不肯坐我車了。”

謝過郝龍泉,蔡潤身大步流星進了桃林山莊。山莊裏面有道側門,穿門而過,拐兩個彎,就到了常委樓前。

蔡潤身上甫迪聲家,是送一尊嵌著紅木底座的石蓮。不過進屋後,卻將懷裏的紙袋放到桌上,先從包裏掏出噴著油墨香味的《桃林經濟》,攤開署著甫迪聲大名的頭題文章,呈給領導過目。甫迪聲在上面瞟了兩眼,點頭道:“這很好嘛,就是要讓各級各部門及時了解政府動態和今後工作方向。”又翻翻目錄和封面封底,誇獎了幾句刊物。

“沒甫市長您的關心和扶持,刊物也辦不出這麽個水平。”蔡潤身說著,拿出兩千元錢和稿費花名冊,遞上事先準備好的鋼筆,請甫迪聲簽字。甫迪聲說:“文章是你們做的,我已得名成為作者,哪還好意思再拿稿費?”蔡潤身笑道:“文章是我們做的也說得過去,不過我們僅僅執了執筆,組織了一下文字,立意和思路還是從領導這裏出來的,完全是領導思想和智慧的結晶。誰都清楚這文章之道,重要的是立意和思路,文字到底是第二位的。好立意和好思路是文章的靈魂,不是誰都給得出來。文字卻不一樣了,那是倉頡所造,並非哪個寫文章的人自己臨時弄出來的,即使該給點稿費,照理也只能給倉頡本人。只因倉頡是黃帝史官,他又沒有留下銀行帳號和通訊地址,網上也沒法查詢,就是想給他寄部分稿費過去,也沒地方可寄。”說得甫迪聲夫婦忍不住笑起來。駱怡沙說:“潤身你還挺能自圓其說的。”甫迪聲在稿費花名冊上欣然簽下自己大名,說:“稿費標準還不低嘛,萬把字的文章就有兩千元。”蔡潤身說:“領導這是頭題文章,按千字兩百元的標準算稿費,其他文章都在千字五十元以下,位置越後標準越低。”甫迪聲說:“稿費也分等級?”蔡潤身說:“文章有等級,稿費自然也有等級。比如領導的文章,屬於重量級,各級各部門務必努力學習,認真領會,貫徹在思想上,落實到行動中,對促進社會政治穩定,發展地方經濟文化事業,有著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這麽重要的文章稿費稍高些,也物有所值。如果刊物有錢,別說千字兩百元,千字千元千字萬元都一點不算高。”甫迪聲說:“莫非後面的文章卻真那麽不值錢?”蔡潤身說:“後面的文章題材輕,內涵淺,結構小,肯定不能跟領導的頭題文章相比。作者身份也不夠,文章也就難得有什麽份量,叫做人微言輕。文章等級低,讀者不容易往心裏去,效果就不可能像領導文章那麽顯著,難得產生廣泛和深遠影響,我們發起稿費來自然只能表示表示,給點小意思。”

駱怡沙笑道:“這理論聽起來還真是那麽回事。只是我問你,為什麽大多數讀者閱刊讀報,對前面假大空的東西沒胃口,習慣從後面往前翻?比如我吧,報刊在手,總喜歡先看後面文章,難得瞧眼頭版頭條,有時連標題都懶得瞥上一眼。”蔡潤身回答得巧妙:“駱姐家裏就有個頭版頭條,天天看,夜夜瞧,自然對報刊上的頭版頭條失去了興趣。”說得兩位又是一陣大笑,覺得蔡潤身的話中聽。趁著屋裏氣氛好,蔡潤身翻開紙袋,拿出石蓮,輕輕放到桌上。見石蓮高潔雅致,且與紅木底座渾然天成,夫妻倆自是喜歡。還有底座上蓮心兩個字,甫迪聲也覺不錯,連說:“好好好,這蓮心二字甚合我意。”